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bjzh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重建心灵的家园(龙儿她爸感悟交流)

[复制链接]
291#
发表于 2006-11-1 11:10:11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8)  

                         爸爸,我没哭吧  

      进入小学不久,爸爸妈妈听说上海有位老军医,针灸水平特别高,治好了许多病,也能让聋人恢复听力。希望,被再度点燃了。爸爸妈妈经过商量决定,妈妈在南京做后勤,爸爸则带着我远赴上海,开始了漫长的针灸治疗。

    刚到上海的时候,我们住在五六十人的一个大房间里,一个床铺一晚只要一元钱。每天夜里,不是这家小孩哭着不愿睡觉,就是那家小孩闹着要上厕所,灯通宵都亮着,没有片刻的安宁。幸亏我听不见,睡得很香,而爸爸就遭殃了,总是休息不好。

    在南京的妈妈省吃俭用,为我们买了很多食品,有水果、午餐肉、凤尾鱼罐头,还做了好多好多我最爱吃的茶叶蛋、带鱼、虾等,托人带到上海,让我们吃上了几顿难得的美餐。有一次,妈妈在电视里看到上海要来寒流了,就熬了几个晚上为我打好毛衣毛裤,赶紧寄给我。因为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关心爱护,所以虽然住宿条件很差,但我的心情却一直都很好。我还经常给家里的亲人写信,向他们汇报我在上海的生活情况,表达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敬爱的爷爷奶奶:

    奶奶的信收到了,我反复看了几遍,太高兴了。奶奶爷爷太好了,我太思念奶奶爷爷了。

    前几天,我睡觉的时候,梦见奶奶爷爷到上海来看婷婷了。你们有没有梦见我啊?

    奶奶寄的包裹收到了,给婷婷做的衣服太好了,我很喜欢。

    再告诉你们几个好消息:我已经学会乘法了;我的两颗犬牙正在长出来,讲话就要清楚了。

    就写这些吧,盼望你们的回信。

                        祝你们健康长寿!

                                               想念你们的婷婷      

                                                      1987年4月18日      

    医生给我进行治疗时,常常是用两三根针同时扎进耳边的穴位中,一扎就是两寸多深。当十三根银针都扎进左右耳旁、头顶和下颚的穴位后,接着就是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疗。

    电疗的设备是一个治疗仪和几根连线,连线上有几根细细的柔软的铁丝,用来缠绕在已经扎进耳穴的针端上;缠绕完毕,再打开仪器开关,就可以开始电疗了。一阵阵电流,随着银针传进头脑之中,甚至传遍全身。所以,电疗中的人,往往被电得整个脸部肌肉都在震颤,同时眼皮一抖一抖,几乎睁不开眼。

    因此,每次针灸时,我都非常害怕,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又哭又闹,不愿上前。那位老军医对爸爸和来看我的妈妈说:“婷婷如果总是这样又动又哭,不配合治疗的话,针灸将很难有好的效果。”

    让一个六岁的孩子明白针灸的重要性,并能够做到不动不哭,这的确太难了。有一天深夜,爸爸妈妈和我聊起天来:“婷婷,你知道《三毛流浪记》的故事吗?”我点点头。
   
    然后妈妈伤感地说:“婷婷,如果你针灸时总是又动又哭的话,针灸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到时你的耳朵治不好,爸爸妈妈就会非常非常伤心,伤心到最后,心、肝、胃、肺就要坏的,然后爸爸妈妈就会死的。那时,婷婷就会像三毛哥哥一样,到处流浪……”

    妈妈说到这里时,我呆住了。想到三毛哥哥的不幸,想到我这样又动又哭,爸爸妈妈真的会伤心死的,然后我就会到处流浪……

    想到这里我伤心极了,抑制不住地号啕大哭起来。哭了大约有十多分钟,突然不知哪里来的决心,我抬起头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从明天开始,我针灸再也不动不闹了。”妈妈欣慰地点点头,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痛哭起来。

    虽然父母听了我说的话非常感动,可还是有点半信半疑。毕竟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一个六岁的孩子,在针灸的剧痛面前,怎么可能真的做到不动、不哭闹呢?

    第二天,又要开始针灸了。过去只要一轮到我,我就又哭又闹,死活不肯上前治疗,还要爸爸硬把我拽上针灸专用的凳子上才行。而那天,爸爸伸出手,正要拉我上前针灸时,我推开他,自己勇敢地坐到了凳子上,并张大嘴巴,用两只手紧紧捂住嘴。我知道成年聋人针灸时,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稍稍减轻剧痛的。

    针灸开始了,一根根银针扎进了耳穴,剧痛让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可是,我知道,只要我一动,效果就不会好,我的耳朵治不好,爸爸妈妈就会伤心死的。所以我一定不能动啊!心怀这样的信念,在那天的针灸过程中,我始终没有动一下,实现了前一天晚上对父母的承诺。

    当13根针全部扎完后,我问爸爸:“爸爸,我没有动没有哭闹吧?”

    蹲在我面前的爸爸,已是泪流满面了。

    从那之后,我针灸时再也没有动过、哭闹过,一直到停针为止。后来,听说陕西咸阳也有个治耳聋的名医,我们又慕名而去。前后算起来,我先后外出针灸五次,一共治疗了10个月。

    针灸后的一段时间内,我的听力提高了10分贝,给全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然而,没过多久,我的听力又回退下来,恢复了老样子。这时我们才明白,针灸了半天,都是治标不治本,只是临时刺激一下已坏死的耳神经,最后肯定要回到原样。



                        
                        乌拉!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作为一个聋孩子,我虽然开口说话了,但是如果采用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方法,肯定是死胡同一条。于是,在去上海针灸的每个不眠之夜,爸爸就研究着一本又一本的教育类书,希望从中找到教育我的良方。

    爸爸无意中看到一本名为《幼儿才能开发》的不起眼的小册子,书上有这样一段话: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就是在他们父母的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一些孩子,能够像顽强的小草一样,勇敢地钻出盐碱地面,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书中又说到日本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在他的培育下,每个学琴的孩子,都能达到莫扎特孩童时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当有人问铃木镇一,为何所有跟他学习的孩子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时,他说,他无意中发现,学习成绩再差的孩子也个个能说会道。他恍然大悟,原来最好的教育方法,正是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从此,他采用教孩子说话的方法,来教孩子学小提琴,果然个个“无师自通”了。

    看到这里,爸爸在教育上彻底“通”了。孩子原本是属于大自然的。从他们落地起,就是属于大自然的。父母在孩子学习说话的最初阶段,并没有剥夺这样一个自然学习的环境,因为那时,父母还没有去想着“教育”。然而一到上学年龄后,孩子就被迫接受了一种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属于大自然的孩子就与充满功利的教育,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

    只要用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来教育我,我肯定也可以成为天才!从爸爸开窍的这一刻开始,我的命运有了转机,我真的可以幸福地在知识的天空翱翔了。

    爸爸为我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每日作息计划,带着我复习功课,对我进行智力开发。他特意在作息计划上加了很多“玩”的时间。所以,我看到这个特殊的每日作息计划时,真是高兴极了!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生命

                                       ——周婷婷暑假作息计划

上午:

1)阳光,您好!空气,您好!万物太美妙,新的生命开始了!
   (起床、梳洗、吃饭)

2)拥抱您,语文,您在帮我打开知识的大门。
   (复习2课语文、自学2课语文)

下午:

1)啊,我多么渴望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自学自然、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

2)记下吧,欢乐和忧愁的情感!
   (写感情作文)

3)飞翔吧,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
   (写幻想故事)

4)天哪,你优美的文章怎么披上了乌鸦的衣裳?
   (书法、练字)

5)啊,我多么想把万物之美映在雪白的纸上!
   (绘画)

6)铃声响了,数学竞赛开始,激动的心在跳跃……
   (升初中数学考试,父女竞赛,每周1~2次)

晚上:

1)听着昔日哑女讲故事中的每一句话,怎么总止不住喜悦的泪花?
   (讲语文故事、生活故事、想象故事等各种故事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2)四岁还不会说话,十岁却教起老爸。这是否在做梦啊?
   (婷教爸白天新学到的知识)

3)智力,我的生命之本,眼看着您改变了一个聋儿命运的航程!
   (智力开发课、打百子、口算、倒背数、数学概念、奇迹的回想、名人名言、外语、语文阅读、智测200题、思维训练、动植物学)

4)满载着新的知识进入甜蜜的、仙境般的梦乡吧!明天,将是一个新的、更加美好的一天!

    每天一觉醒来,面对明媚的阳光,我都要开心地说:“乌拉,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而到了夜晚,我们父女俩开心地学习新知识,越学越兴奋,进入了忘我状态,好几次都一边学习,一边不知不觉地坐到了桌子上、椅背上。最后,往往都是在爸爸的催促之下,我才不情愿地去睡觉。

    在咸阳治疗时的一天夜里,我学得入了迷,兴奋得实在睡不着觉。我求爸爸:“爸爸,再学一会儿吧!”后来,我竟然一直学到凌晨五点,在公鸡的啼叫声中,我才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我自觉地遵守着这样的作息计划,丝毫没有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只觉得学习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欢乐。在知识的海洋中,我像一个小蜜蜂一样飞来飞去,欢快地采着知识之蜜。 [/COLOR]

[em14][em13][em14]
292#
发表于 2006-11-1 11:13:1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9)   

                           
                  伟大而简单的真理  

                           ——量子教育倡导者、教育学博士陈建翔  

    我是在飞机上把周弘的女儿周婷婷写的《墙角的小婷婷》读完的。 尽管我对书中的故事已经不陌生,但读来依然是热泪盈眶,依然是感慨万千。   

    周弘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又是极其幸运的。   应该说周弘创造了奇迹。他历经艰辛,让一个从小失聪的孩子,变成了在学习上甚至超过一般学生的人才。

    当然,这仅仅是世俗意义上 的“成功”。周弘的不俗之处在于,他把婷婷培养成了一个内心丰富充实、充满自信快乐的人。这一点,我们从本书作者详尽描述的成长故 事中,完全可以领略到。   

    应该说周弘创造了一种教育的新方式。在旧的工业化教育模式 “独占鳌头”的时候,他依据自己的探索,另辟蹊径,倡导“赏识教育”。

    在我看来,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流派,而且是一种新的教育 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规律。   

    也应该说周弘创造了新的教育学。我们的传统教育学,尽管几经 演变,基本架构还是源于转道日本得到的德国古典教育学与前苏联凯 洛夫教育学的混合体。这种教育学,比较适应“以物为本”和“以官 为本”的计划型工业社会,而不适应今天以人为本的信息社会。

    我们 现在究竟有多少个教育学的版本,谁也说不清楚。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形式僵化、面目可憎。

    我把它们叫做“三装教育学”,就是装腔作 势(指其一本正经不懂装懂)、装神弄鬼(指其故作高深吓唬人)、装 聋作哑(指其回避现实问题)。说到底,教育学没有“本土化”、“平民化”。

    周弘不一样。他的教育理念,他的教育学,是口语化、谚语 化的,是故事性的,因而是通俗的、朴实的、随和的,完全是老百姓 能够理解和运用的。同时,他的教育学又是深刻的、饱含哲理的、领 先于时代的。   

    在当今社会,人人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者需要教育学,教育 学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是,过去的教育学拒普通老百姓于千里之外,让老百姓产生了一个误解,好像“教育”是多么深奥的事情,只能由 “专家”来进行。现在,有了周弘的赏识教育学,还原了教育学的本来 面貌,让教育学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变成老百姓用来教育孩子和自我 教育的应用自如、得心应手的工具。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这是中国教育和教育学的一次转型。周弘有幸成为这次转型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和见证人。   

    我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命运把周弘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荒漠上,他焦渴难耐,只好在荒漠上,在看似完全没有希望的地方向下掘井。他 的虔诚和决绝感动了上苍,上苍竟送他一泓甘洌的清泉。他掘的井比 一般的井要深很多,唯其如此,他得到的泉水也比别处的更纯净、更甘甜、更富于营养。恰逢此时,人们的饮水时尚发生了变化,从喝白开水变成了饮天然水,于是,周弘掘出的泉水被大家竞相称道,成为 饮中佳品……   

    世界上真正伟大的道理,都是简单的。周弘的赏识教育,就像我们吃饭穿衣一样自然、简单;他的教育学,就像农民种庄稼的道理一 样朴素、厚道。   

    但是,我们经常忘了最简单的真理,这是“忘本”呀。   对于教育,最简单的真理就是,所有人的成长,都是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的;所有的教育,也都要从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包含了教育的全部秘密。要说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不就是在这儿吗?   

    作为家长,你去回想一下当初是怎样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想想你当初是怎样不计名利、不图回报、不嫌麻烦,为孩子每一声嘟囔不清的“咿呀”叫好,为孩子每一步将行欲倒的“趔趄”鼓劲,你就明白了什么是“教育”,你就一定能悟到教育的真谛!   

    我想,这可能正是《墙角的小婷婷》及眼下这本册子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COLOR]


[em14][em13][em14]
293#
发表于 2006-11-1 11:16:1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10)   

                      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


    爸爸在同事的介绍下买了一本书——海伦•凯勒的自传《我的生活》。看着看着,爸爸被深深地打动了。海伦•凯勒,一个又盲又聋的女孩,在莎利文老师的教导下,人生能如此辉煌,自己的女儿虽然失聪,但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啊,她的未来岂不是更有希望更有前途吗?

    沉浸在激动之中的爸爸又发现了一个重要信息——海伦的生日是1880年6月27日,和我的生日简直是……天哪!爸爸赶紧冲过来,拉住我的手说:“婷婷,真是天大的好息!”我莫名其妙地顺着老爸的手指看过去,他正指着海伦的出生日期1880年6月27日!再细细一算,啊,和我的生日几乎刚好相差一百年。

    爸爸看到我眼睛亮了一亮,接着说:“婷婷,我一直都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聪明,这么有灵性,原来绕了半天,你竟然是海伦•凯勒的转世啊!”

    我呆住了,海伦的转世,想都没想过呢!但是似乎又有点不对,“她的生日是6月27日,而我的生日是6月29日啊,差两天。”于是眼神又开始黯淡下来。

    爸爸赶紧说:“真的是一天不差!你知道吗?你妈妈当年生你是难产,刚好耽误了两天!所以,你应该是6月27日出生的!所以是一天不差,整整相差一百年!”

    哇,真的吗?我好像看到了希望之神突然降临在我的身边……我知道了,我是海伦的再生,凯勒的转世!找到了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后,我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信心百倍。后来我能背下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也是因为内心升腾的这股力量在起作用。

    爸爸研究和智力开发有关的书籍时了解到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候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数字;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一位小神童,也能正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数字。见到小神童后,茅以升摸了摸他的脑袋,说:“60年来,你是我的第一个‘对手’啊!”

    爸爸想,我的女儿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也把圆周率背出来呢?而且,那时爸爸已经知道有“快速记忆”这么一套开发儿童想象力和记忆力的方法,所以更是信心十足。

   “快速记忆”是一种把几个毫无关联的词语通过想象联系到一起的记忆方法。

    比如说,可以用编故事的方式把下面这组词按顺序记住:舌头、广场、森林、唱歌……“舌头”一伸,上面有一个“广场”;广场上突然出现一阵白雾,之后长出了一片“森林”;森林里,每棵大树的树干中都走出了正在“唱歌”的小人儿……通过这个充满幻想的小故事,很快就能记住所有要记的词,而且顺序完全正确。这样的方法对我来说,既锻炼了记忆力,又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练习了一段日子后,我熟悉了“快速记忆法”,爸爸就跟我讲了一个重大的计划:“婷婷,爸爸想让你做一件别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这样,就可以证明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你还是能做到!你就可以好好地争一口气!为聋人同胞们争光!好不好?”我听得热血沸腾,激动地说:“好嘞!”

    背出一千位数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采取了迂回战术,以智取的方式来攻下这一难关。首先,我们把一千位数字分为十段,每段一百位数字,每个数字代表特定的声母或韵母,每两个数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发音;接着再将每个发音变为一个汉字。然后,我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毫无关联的汉字,串成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小故事,记住了故事也就记住了数字。

    拿“45”举例来说,4在前面代表声母l,5在后面代表韵母u,两个音合起来就是lu,可以用汉字“鹿”表示。4如果在后面,就该代表韵母i了。至于用什么数字代表什么声母或韵母都不是固定的,可以自己来进行安排,只要自己能够记得住并熟练运用就可以了。

    圆周率小数点后第151位数字到第200位数字是这样的:

    4 8 1 1 1 7 4 5 0 2
    8 4 1 0 2 7 0 1 9 3
    8 5 2 1 1 0 5 5 5 9
    6 4 4 6 2 2 9 4 8 9
    5 4 9 3 0 3 8 1 9 6

    其中可以组合出25个音,变成25个汉字:

    兰 大 抱 鹿 嗖
    蜘 蹦 逃 杀 车
    侏 爬 崩 鱼 钢
    企 癞 偷 糍 脏
    咪 厕 蛇 眨 猜

    下一步,将这25个毫不相干的汉字演变成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兰花里面跳出一个大老虎,老虎抱着一个鹿宝宝,“嗖”地蹿到了蜘蛛网上,被粘住了!老虎急得蹦来蹦去,就是逃不掉,最后被蜘蛛杀死了。死了后的老虎被装进车子里。车子给一个侏儒开着开着,爬上了山。突然山崩地裂,里面崩出一个老鱼精!只见老鱼精拿着钢叉,钢叉上站着一只企鹅。企鹅头上趴着一只癞蛤蟆。癞蛤蟆偷了一个糍粑,可是这个糍粑脏极了!接着糍粑被猫咪扔进了厕所。猫咪在厕所里撞到了一只蛇。蛇对猫咪眨眨眼,要猫咪猜谜呢!

    就这样,通过一个个充满幻想的小故事,我在一天之内就将一百位数字背了下来!十天过去,我用十个小故事轻松记下了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

    我的自信心也由此得到了强化,更加坚不可摧。我虽然是聋人,但是我却做到了连普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天下还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呢!不知不觉地,我由一个虽然认识两千多汉字但仍口齿不清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不仅能说一口清晰的普通话而且能轻松背完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的充满自信的小学生了。

    1988年夏天,也就是一年级的暑假,爸爸带着我再次来到北京。这次我们的心态和两年前第一次来北京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当我再次站在那位著名的聋儿康复专家面前,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时,那位专家听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被他“判了死刑”的小女孩,在短短两年之内,就以铁一般的事实,轻而易举地推翻了他的结论。

   “报仇雪恨”后不久,我们应邀来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参加了首届全国三项康复会议。在一片黑压压的人群面前,我毫无怯惧之感,当场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一千位数字,赢得了全场人的掌声。然后,爸爸充满激情地与在场的观众分享了他的教育经验。会后,邓朴方主席亲自接见了我们父女俩。

    邓朴方主席知道我能表演快速记忆后,颇有兴趣,就问我能否用快速记忆的方法,把他名字中的三个字联系起来。我稍加考虑,马上作出反应:“邓小平在打扑(朴)克,扑克是方的。”话一出口,周围所有人都鼓起掌来,为我的反应之快而赞叹。

    那个时候,我的自信心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就像一个顶级的武林高手,手持千年宝剑披荆斩棘,在自己开辟出的一条平坦之路上,大踏步地前进着 。


                           60翻身变90]

    带着成功的喜悦,我们从北京回到了南京。这时,一个新的计划又在爸爸心中酝酿起来,就是让我从一年级直接跳级到三年级!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中一个原因是那个时候,我已经在爸爸的辅导下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所以没有必要再浪费一年时光重学一遍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我的跳级可以向社会证明,聋人不仅可以上普通小学,而且可以比同龄孩子做得更好!

    当然,刚一提出跳级时,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非常不理解爸爸的另类举动。他们认为,跳级对普通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更何况是一个耳聋的孩子呢?但经过爸爸再三的解释说明后,陈校长终于点头同意了。

    然而,我将要去就读的三年级的班主任,还是不愿接受我进入她的班级。

    转眼就到了10月份。爸爸妈妈商量后决定带着我,直接登门拜访这位班主任。记得那是个傍晚,我们一家三口去了奶奶家附近的一个小胡同里,七绕八绕,终于来到了张老师的家。爸爸敲了敲门。门开了,我未来的班主任一脸的惊讶。她大概没想到,我们全家会一起登门拜访吧。

    爸爸妈妈和班主任交谈了一会儿后,爸爸就对我说:“婷婷,给老师背诵一下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好吗?”

    我当即点点头说:“好嘞!”接着,一千位数字就从嘴里顺畅地溜了出来。这时,我看见班主任的表情,越来越惊讶,甚至张大了嘴巴。

    在我背完之后,爸爸对班主任说:“老师,婷婷虽然耳聋,但是她绝不比其他的同龄孩子差,甚至比他们更优秀。我希望女儿能够跳级到你所负责的班级里。我这样做也是想证明,每个孩子,不管是健听孩子还是聋孩子,身上都有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如果她这次能够跳级,在教育史上也将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诚恳地希望你能让婷婷在你的班上读书!我相信婷婷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班主任犹豫了好一阵子,说:“我不是不想让婷婷跳级,而是考虑到耳聋会不会给她的课堂学习带来困难。正常孩子跳级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更何况一个聋孩子?她跳到三年级是否能跟上本级的学习进度?”她顿了顿,又思考了一下说,“不过,婷婷看起来真的很聪明,而且你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好吧,那就试试看吧。明天,她可以来我们班上课了。”

    当我们听到老师这么说的时候,心里真是激动极了,爸爸妈妈更是高兴不已。

    可是,好景不长,刚一进入三年级就迎来了语文和数学的小测验。因为对考试毫无准备,我两门都只考了六十几分,这么一来,班主任可找到理由了,这不就刚好证明了聋孩子根本不可能跳级的观点吗?于是她对我父亲说:“周弘啊,你这样做真是瞎胡闹!这样只会毁了婷婷的前程。她毕竟是个聋孩子啊!你还是实事求是吧,知道南京有个聋哑学校吗?那里面有个康复中心,你还是把她送到那里读书吧!”

    听到这些话,爸爸沉默了片刻,终于咬咬牙,对班主任说:“老师,婷婷这次考试没考好,有我的责任。但是请你相信我,我一定会好好教她,让她很快赶上来。所以,请你让我女儿继续留在你的班上吧!我会一辈子感激你的!”面对爸爸的真诚,班主任默许了。

    这时,距离期中考试只有短短二十来天了。由于我耳聋,无法听懂老师讲的课,所以在爸爸的请求下,学校同意,我可以上午在学校上半天学,下午在家自学。至于家庭作业,我就不需要做了。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帮我辅导功课。一切安排,都是为了赶上三年级的学习进度。

    当时,我对自己几乎完全失去了信心。毕竟才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就只考了六十几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行。

    爸爸为了让我找回自信,特意为我找了一张天才儿童行为表,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然后对一脸沮丧的我说:“婷婷,看看这张美国专家写的天才儿童行为表,上面第一条就说,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看书的时候,不是经常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吗?这不正符合你的特点吗?”

                     天才儿童行为表

1. 看起书来废寝忘食。

2. 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受过奖励,或数学成绩较突出。

3. 对科学和文学有浓厚兴趣,或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4. 能仔细观察事物,对事物非常好奇。

5. 能讲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有丰富的语言、成熟的幽默感。

6. 能机敏、迅速地回答各种问题,很容易在不同的项目中取胜。对别人的感情或周围的情况很敏感。

7. 善于动脑筋,有创造性和新观念,能在毫无关联的事物和观念中找出其关系。

8. 情绪稳定,胆大,渴望做新的事情。

9. 具有明显的个性,喜欢一个人工作,稍加提醒就能控制自己。

10. 对自己充满信心。

11. 善于调动同龄人。

12. 喜欢欣赏艺术表演。

    我看了看这张表,又想了想自己的行为,说:“嗯,没错啊!”

    爸爸赶紧说:“婷婷,你看,所有天才儿童有的特点你都有,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啊?”

    我一想,是啊,表上的每一条,都是我的特点,那么我还真的是天才了!既然是天才,那我应该能行啊!

    紧接着,爸爸对我说:“婷婷,想一想,你这一路走来,是多么不容易啊!三岁半还一个字都不会讲,而现在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进了普通小学,还跳了一级。你说你是不是太了不起了?”
我点点头。

    爸爸又接着说:“你这次考试不理想,要怪爸爸。我们仅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学完了,学到的都是粗枝大叶,还没有下工夫巩固所学的知识,是不是?”

    我又点点头。

    这时,爸爸就说:“所以,让我们再战斗一次!离期中考试还剩不到一个月了,我们争取来个大翻身,从60分翻个跟斗,变成90分,好不好?!”

    我本来低落的情绪终于被爸爸全面调动起来了,大声说:“好嘞!”

    于是,那个月我每天晚上都是十点才上床睡觉,学习非常用功,因为我也的确不甘心就这么失败,想证明自己一定能行的!很快,二十多天过去,期中考试来临了,我以平和的心态进入考场。不久分数公布,果然,我的分数翻了个跟斗,语文数学全都考了90分。
   
    一下子,全班轰动。班主任的态度更是来了个大转变,一个劲儿地夸我,还拿我作为全班同学的学习榜样,常常用来训诫同学:“你们看周婷婷多么有出息!你们也要好好努力奋发,刻苦学习才行!”

    那时,因为我已经八岁,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独立面对老师和同学。所以,奶奶也不再每天陪我上学了。 [/COLOR]

[em14][em13][em14]
294#
发表于 2006-11-1 11:18:0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11)  
   

                          无言的歌
                          
                                      ----周弘
               
    是谁带来 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 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这首《青藏高原》,常令我潸然泪下……

    因为我知道,女儿的人生—恰似一首无言的歌。

    遥想当年,面对双耳全聋、三岁半还无言的女儿,那种悲观与绝望,那种无奈与凄凉,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啊!

    二十六年过去,弹指一瞬间,地却变成天。如今的女儿能说会道、心灵舒展,还成了留美博士生。

    是什么带来了命运的巨变? 一句话:我叛变了!

    为何叛变? 是生活所迫,被逼上梁山。因为女儿太难教了,每一个发音都要千锤百炼,一个“哥”字苦练了三年。这样教下去,死路一条啊!

    怎么办? 有没有一种把“爬”变成“飞”的教育方法,让女儿像小鸟一样欢乐轻松地飞?

    沸腾的父爱,让我苦苦寻觅……

    也许我的爱感动了上苍,我终于找到了!

    看!所有“学说话、学走路”的孩子不都在飞吗?那么自然、那么舒展、那么欢畅……

    哇!原来那时的父母都是天下最好的拉拉队员,都在由衷地为孩子加油、为他们喝彩、为他们骄傲!

    孩子都是为希望而活着的,他们都是为光明来到这个世界的。

    遗憾的是,孩子们一上学,这些拉拉队员都叛变了,开始喝倒彩、挑毛病、泼冷水了……

    小鸟慢慢地飞不动了,老鹰渐渐地变成了小鸡,生命失去了活力,孩子看不到希望……

    想到这里,我开窍了:

    教育孩子,
    说到底,
    不是方法问题,
    而是态度问题;
    态度一变,
    方法无限;
    态度一变,
    问题不见;
    态度彻底改变,
    奇迹都会出现!

    我终于明白:教育是一种信念,态度决定一切。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学说话、学走路的孩子,是不是都行了?!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上学后,许多孩子是不是不行了?!

    原来,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教育都是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的。 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自然现象里,蕴藏着教育的全部奥秘啊!

    看清了,就不怕了。

    教育孩子:

    不懂规律,想成功很难——千斤拨四两;
    懂了规律,不成功很难——四两拨千斤。

    从此,我彻底叛变了。 我成了几千年挑毛病、泼冷水,爱唠叨,甚至打骂孩子——这种不尊重孩子生命的教育方式的叛徒。

    我发誓:要让我的女儿生活在“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状态下,永远生活在光明和希望之中……

    哪怕天下所有人 都看不起 我这个无言的女儿 我也要饱含热泪地 去欣赏她 拥抱她 亲吻她 赞美她 为我创造的生命—— 这个万物之灵 永远骄傲! 用沸腾的爱 为女儿 奏响一曲 “无言的歌”

    这是我第一次用电脑写文章,居然是为女儿的书写序,无限自豪涌上心头…… [/COLOR]

[em14][em13][em14]
295#
发表于 2006-11-1 11:19:4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12)      

                              爱上数学

    1991年夏,我参加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并以全校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了南京第二十七中学。在这次考试中,我的数学成绩轻松地取得99.5的高分。说起我对数学的热爱,还要归功于爸爸的鼓励和他独特的教育方法。

    三年级时我们开始学习珠算的“打百子”,所谓“打百子”,就是用算盘从1加到100得出总和为5050,然后再将5050从1减到100最后归零。第一次在班上“打百子”时,我打得特别慢,将近20分钟才打完加法。至于减法,就更慢了,整整用了30分钟。看着几乎所有同学都在我前面打完了,我感到很气馁,觉得自己不是“打百子”的料。

    回家以后,爸爸妈妈看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问我怎么回事,我就把我在课堂上“打百子”的情况告诉他们。爸爸妈妈立即开始准备帮我把“打百子”的速度提上去。我妈妈是会计,珠算多次在省、市、区里的比赛上获过奖,所以这个时候,妈妈就作为“打百子”的“高手”,“亲自出马”教我指法,并指出只有指法正确,才能慢慢地熟能生巧。爸爸也在旁边当拉拉队,并替我记下了每天“打百子”的速度。

    第一天,我从1加到100,整整用了18分钟,从1减到100,用了29分钟,但是有了妈妈的指导和爸爸的鼓励,我的心已经不慌了。第二天“打百子”,果然就进步了,加法用了8分钟,减法用了20分钟。再接下来的一天,加法6分钟,减法14分钟,之后越来越快。

    有一天,我感觉不是太好,打完后,觉得应该比前一天用的10分钟慢了一点,就转过头,有些紧张地看着爸爸。只见爸爸盯着时间表,很坚定地说:“9分50秒!”

    我一听,吓一跳,说:“爸爸,不会吧?今天我感觉不好啊!”

    爸爸说:“你感觉不好还能比昨天打得快,更证明你就是‘打百子’的料啊!”这下子,我更加自信了,相信自己有“打百子”的天分。“打百子”的速度就越来越快,最后以加法1分45秒,减法3分钟,得了全班第一。多年后,爸爸才告诉我,其实我那次用的时间是12分钟。

    还有一次,爸爸给我测验数学,一共10道应用题。做完后,我看着爸爸给我评分,只见他仅在其中一题上划了一个大大的红勾。我的心一沉,只对一道?我不禁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爸爸会怎么说。

    没想到,爸爸却非常激动地说:“婷婷,你太了不起了!作为一个三岁半还一个字不会讲的聋孩子,现在能上普通小学,而且能在这么难的10道题中做对一道,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我原本黯然的心一下亮了起来,可又觉得有点半信半疑,毕竟只做对了一道啊!就以不太确定的口气问:“爸爸,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会不会做这些题呢?”

    没想到,爸爸非常肯定地回答:“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碰都不敢碰呢!”“啊,真的吗?这么说,我还真的是很适合学数学!”

    其实当时爸爸心里是直犯嘀咕,“还真幸运,婷婷总算做对了一道,要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才能让她依旧保持学数学的信心呢!”

    学圆周率的时候,许多小学生都搞不明白圆周率到底是什么,有些老师就索性采取填鸭式的办法,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只要达到做题时会用就可以了。然而,爸爸却采取了和别人不一样的办法,让我清楚地知道了“圆周率”这三个字的具体含义。

    爸爸翻到数学课本上解释什么是圆周率的那一节后,对我说:“我们今天就不谈数学了,讲一个故事好不好?”有故事可以听,我当然开心了。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马大哈的数学天才,非常聪明,自称任何形状的物体的周长,他都不用量就可以直接算出来,不管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是多边形,都丝毫不差!然后他大摆擂台,寻找对手。果然,不管对方出了什么样的难题,他都能准确无误地算出来!台下常常掌声雷动!

    我越来越好奇,插嘴问:“那后来呢?”爸爸一脸神秘地接着说:

    就在掌声最热烈的时刻,突然站出了一个小老头,走上台来,摸摸自己的长胡须,“咳咳”两声,说:“我出的题,你可未必算得出来啊!”马大哈一愣,又忍不住笑了起来,骄傲地说:“天下还有什么是我算不出来的啊?”这时,小老头从背后掏出一个臭气熏天的圆圆的马桶盖,指了指说:“你能算出这个盖子的周长吗?”顿时,马大哈红了脸,他实在不知道如何算出圆形的周长。就这样,在众人的哄笑声中,马大哈灰溜溜地跑回了家。

    回家后,马大哈发誓,一定要把圆形的周长算出来!于是,他收集了很多圆形的东西,有茶杯、碗碟、瓶盖,更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马桶盖。就在这样不断地摸索研究中,马大哈发现,圆周大的直径长,圆周小的直径短。他就想,这里面是否有什么关联呢?然后……

    这时,我连忙打断了爸爸的话:“停,停,我自己来试试!”

    “好!”爸爸马上应许,还帮我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圆形的东西,并用软尺量了每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在实际测量中,我越来越兴奋,因为我发现不管什么样的圆形物体,用它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总是3.14。得出这个数值时,我兴奋极了。

    爸爸赶紧说:“哇,你真棒啊!古人摸索了几年才研究出来的,你一会儿就发现了!”然后,我问爸爸,这个数字到底叫什么。爸爸就继续往下说:

    马大哈摸索了几年,当他终于发现3.14的时候,他内心里长期的压力终于一扫而光。此时此刻,他激动极了,一口气吐出了长久以来郁积在喉头的浓痰:“呸!”于是3.14的名称应运而生,这就是圆周率π!

    “哦!”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圆周率π就这么得来的啊!我也算出了圆周率,而且比马大哈算得更快呢!想到这里,别提心里有多自豪了!

    在爸爸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对数学的热爱与日俱增。小学三年级不到,我就学完了小学数学的所有课程。所以从四年级的暑假开始,每个星期天,爸爸就和我一起比赛做小学升初中的数学试题了。当然,一开始我考得很不理想,仅仅得了46分,然而在爸爸的鼓励支持下,我依然充满信心地磨刀练枪,接着就越考越好,最后达到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99、100分了。


                            日记,我恨你

    培养我对数学的兴趣还不算困难,但培养对语文的兴趣,特别是写作文,却是经历了一番曲折的。

    和所有的同学一样,一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我不免感到头痛。这时,全家人为了激发我的写作兴趣,特意想了一个好办法。每天吃过晚饭,全家人围坐在我的周围,然后爸爸捧起我的作文本,富有感情地朗读我的作文,当念到好的句子时,全家人就一起竖起大拇指喊“好”,还“啪啪”地鼓掌。在亲人的叫“好”声和掌声中,我心中的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我开始觉得,写作文原来那么有趣!

    然而,没过多久,爸爸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作文结尾我总是喜欢用“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来结束全文。为了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时又不影响我刚刚被培养起来的对作文的兴趣,爸爸就又想了个办法让我自己看出这个问题来。

    一个周末,爸爸又一次坐在沙发上读我的作文,当读到作文结尾处的时候,爸爸故意顿了一下,清了清嗓子,然后以夸张的语气大声念道:“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接着翻到下一篇作文,读到结尾的时候,他又大声地念:“后来,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开始,我没听出什么问题来。后来,重复听到这样的结尾时,觉得有些好笑了。当爸爸再一次故意大声念出“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时,我忍不住咯咯笑出声,同时心里也在想:嗯,总是这样结尾,似乎不太好吧?下次我试着换其他句子来结尾看看吧。从那以后,写作文的时候,我就不再总是用“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这样的句子结尾了。

    看到我写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奶奶也很高兴,就为我布置了额外的家庭作业,要求我不仅每天写日记,而且每周必须完成一篇命题作文。但奶奶的良好愿望到我这里就完全变了样,条条框框太多的命题作文对我来说实在是太乏味了,我越写越没兴趣。最后发展到只要笔一碰纸,就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大脑立刻一片空白,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我的写作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越写越干巴了。一天,当我又百般无奈,不得不坐在桌前写令人厌恶的日记的时候,爸爸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婷婷,这次写日记,什么都不要想,只要把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就可以了!”

    我说:“爸爸,我写不出来啊!只要一拿起笔来,我马上就大脑一片空白!”爸爸说:“就写这个不是很好吗?只要把你不想写作文的感觉都写出来,就可以了
    嗯?”我眼睛一亮,“真的可以这样写吗?”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在日记本上狠狠地宣泄对写日记的仇恨:

    每当我一提起笔开始写日记时,就会想:日记,我恨你!

    写日记时,常遇到这样的事——想不出写什么好。脑袋空荡荡像座寂静的广场,没有一点喧闹声。可是,无情的日记好像垂下了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脑门上,催促我写,害得我进退两难,走投无路。这时候,我就在恨日记,认为日记害苦了我。每天我都有沉重的负担——日记。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我变得越来越恨日记。现在,我已经恨透了日记,恨不得一下子把日记这个魔鬼的皮扒下来。有时候我写日记前,越想越恨,都要气哭了,牙齿也“咯崩咯崩”地咬动着。假如我将来当了皇帝,就立即禁止写日记,让小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想写的,就不写,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多么盼望未来世界能改变方法,让小学生们自由自在地写,小学生的日记也许反而很棒。

    自从写出《日记,我恨你》之后,奶奶终于明白我为什么写不出命题作文了,就取消过去对我的“高标准严要求”,鼓励我自由表达。我好像一下解放了似的,开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慢慢地,我对作文的兴趣又不知不觉地恢复了。

    在爸爸的辅导下,我的作文越写越好。我的脑海中,还经常浮现出充满幻想色彩的人物和情景,就像电影画面那样栩栩如生。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最终写出了《恐龙复仇记》、《宇宙大魔神》和《小天鹅星球》等童话故事。

    1991年,在作家杨臻的鼓励下,爸爸和我合写了一本名为《从哑女到神童》的书,三篇童话也被收在书中。许多中小学生看了《从哑女到神童》后,都很喜欢这三篇童话,甚至悄悄地在被窝里打手电,连夜看完才罢休。

    因为对写作文产生了兴趣,加上原本就喜欢看书,我慢慢地能以轻松的心态来学习语文了。在四年级第二学期的语文期中考试中(当时是以本地六所小学为一个考区的),我考了94分,作文满分,成了我们这个考区的语文单科状元[/COLOR]


[em14][em13][em14]
296#
发表于 2006-11-1 11:21:2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前言(13)      

                     没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教育

                                      ——周婷婷
   
    我自幼失聪,在众人眼里,我是个不幸的人,大多数和我一样的有听力障碍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别人同情怜悯的目光中。

   虽然我耳聋了,但我的家人却没有让我经历大多数聋人所遭遇的不幸,他们为我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特别是我的父亲,摸索出了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法,使我幸运地接受了理想的教育。

    我不是智商超常的人,但我不仅学会了说话,还上了普通小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甚至是同龄健听孩子也做不到的奇迹。这些都让我感觉到自己很幸运。

    我父亲常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不幸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我非常赞同“没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教育”这个观点。因为我的特殊,我的经历,更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受。  

    我一岁半就因药物而致双耳全聋,父母带着我到处寻医问药,但看过我的医生都说:“她的耳朵无药可医,将来只能上聋哑学校。”听到这样的话,全家人都非常绝望,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会遭遇如此不幸。

    转眼到了三岁,别的同我一样大的孩子已经会讲故事,我还不会说话。在幼儿园里,我常常一个人孤零零地蹲在墙角,一边羡慕地看别的小朋友做游戏,一边急切地盼望爸爸来接我。每次爸爸去接我时,都无比心酸却又无可奈何。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我由于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常常觉得憋闷压抑。家人也搞不清楚我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看着我常常哭闹不休,心里是又着急又难过。

    后来,我慢慢发现可以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愿望。要吃什么,要玩什么,通过打手势很快就能得到满足。我很得意我的“发明创造”,但我的家人为了能让我融入主流社会,还是决心教我说话。当我鬼使神差地喊出了第一个含糊不清的词语时,全家人高兴得一下抱住我。

    家人找到了新的希望,尤其是父亲,他把一切业余时间都用来研究如何教育我。父亲决心一定要教会我识字,让我能够讲话、和别人交流。凭着父亲的执着,经过全家人的努力,我上了普通小学。

    在学校里,因为耳聋,我不必全天上课,也不需要完成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家里人可以在我不上学的时候一点一滴地教我,他更多地采用了启发式的方法,充分调动我的学习兴趣。我们会在一起学到天亮,还不知疲倦。

    我刚开始学数学时没有找到感觉,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一次,父亲给我做测验,出了十道应用题,我做完后他给我评分,我看见他只在其中一道题上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勾,心里一紧,难道这么多题目只对了一道?不禁有些忐忑不安。没想到,父亲竟然对着灰心丧气的我说:“婷婷,你太了不起了,这么难的题你竟然做对了一道。”什么?我疑心是自己听错了父亲的话,就以不肯定的语气又问了他一遍。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原本黯然的心一下子豁亮起来。

    等到我长大后重新提起这件事时,父亲才笑着说,当时他看到测试结果后松了一口气,偷偷在心里说,“幸亏是做对了一道,要不然真不知该怎么跟婷婷解释,才能让她保持学数学的信心。”

    父亲为了培养我写作文的兴趣,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我起初不喜欢写作文,一看到作文就头痛,父亲就提出每天吃过晚饭后,在全家人面前读我的作文,一念到写得好的句子,全家人就为我欢呼鼓掌,我当然也非常高兴,写作文的兴趣就与日俱增,作文也越写越好。

    但是,父亲很快发现,我总喜欢在作文结尾处写“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为了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又不影响我对写作文的兴趣,父亲又开动他的脑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次都挑用这句话结尾的作文读,每读到结尾时,总是很夸张地念出“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开始觉得很好笑,后来就意识到了自己写作文的问题。

    小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可以在自然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而这个幸运还源于我“耳聋”的不幸。长大以后,当我遇到许多事时,再回头想想,才意识到教育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大的影响力,这种自然的、符合教育本质的教育方式让我懂得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快乐的人生价值,从没有为自己的耳聋而自卑过。

    上了大学,我第一次一个人出门在外,要适应与高中时完全不一样的学习生活,心里不免有些忐忑。老师和同学们热情地帮助我,让我很快投入到大学的美好时光中。那时,虽然对自己的耳聋产生过一些失落感,但是还没有强烈地感受到耳聋所带来的一些不公的事实。那时的生活,还是快乐的,没有那么多烦恼。

    大二时,我接拍了一部根据我自己的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这下让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社会对聋人的偏见。在拍电影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人及时将外界的信息传达给我,所以我虽为主演,却仿佛置身事外,对影片拍摄的相关事宜所知甚少,无法满足剧中要求的状态。当时我已经用我所能掌握的信息,尽我全部的能力演戏了,但还是常常被人误解为演戏不用心。

    那段时间,我非常愤怒,难过到了极点,也第一次从心里为“聋”而感到郁闷,感到社会对聋人的不公平。

    回忆这段经历,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没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教育”这句话的含义。从小我一直在家人、老师、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中成长,即使他们批评我时,也会用我能接受的方式,可以说我是在非常健康的环境中生活的。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与肯定。拍电影时,我虽然受到一定的伤害,但影响的只是一时的心情而已,假如我从小一直都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结果可想而知。

    经过这件事,我萌发出为聋人做些事情的想法。大学毕业后,我申请到美国的“聋人王国”——加劳德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想充分感受早就听说的 “无障碍环境”。在那里上课时,老师会用美国手语教课,同时辅以幻灯片、讲义等手段,老师身边一般还有一到两名手语翻译,负责手语和口语对译,方便学生学习;生活中,宿舍门上有带灯的聋人门铃,校园里到处都有聋人电话(一种配有文字键盘的电话);我可以自己开车,没有人会因为我的听力对我的能力有怀疑;到医院去看病,也有手语翻译把医生的意见一字不漏地传达给我……

    我的很多聋人同学都对我打过“为自己是聋人而骄傲”的手语。硕士毕业后,我又到波士顿大学去读博士。在波士顿大学,我感觉到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果只把自己局限在聋人圈子里,就无形中减少了和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丰富的见识和阅历都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全新的思想观念、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

    我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

    因此,我很想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体会,让自认为“不幸”或被他人认为“不幸”的人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也希望这本书能让家长们和教育者对自己、对孩子有更新的认识。好的教育方式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没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教育! [/COLOR]

[em14][em13][em14]
297#
发表于 2006-11-1 11:23:0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14)      

                           挨了一巴掌

    转眼到了六年级,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所有同学都一心一意地准备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小学升初中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我也在为这次考试作准备,但和别的同学不一样的是:在语文上,我只是继续广泛阅读;在数学上,每周我只做一次小学升初中的试题。因为自己的基础好,所以面对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我一点没觉得着急。

    本来不着急不紧张是件好事,但是太放松了,也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变得越来越放松懈怠,丝毫没有危机感。终于,爸爸着急了。

    一天,爸爸正在辅导我的功课。我却要求边吃瓜子边学习,还跷起一条腿放在旁边的椅子上。

    爸爸满头大汗地给我讲了半天,我却根本没有听进一个字,依然嗑着瓜子,神游到遥远的幻想世界中去了,就这样心不在焉地吃着想着。突然,一个巴掌猛地甩了过来,打在了我的右脸颊上,留下红色的掌印,一阵热辣辣的疼,顿时传遍全身,更疼到了心里。我捂着脸,以极度惊恐的眼神看着爸爸,我们两个人僵住了,时空仿佛在一瞬间凝固。

    我怎么也没想到,平时最疼我的老爸,居然会打我?我似乎不认识眼前的这个人了。这是我爸爸吗?委屈的泪水,一下子涌出眼眶。看着我如一只无辜受惊的小鹿,爸爸心痛万分,更是懊悔不已,赶紧对我说了很多话。可是,我却什么也不想听,低着头,不愿看爸爸的口型。就这样过了好半天,突然有一张纸进入了我的视线,是爸爸的笔迹。我只偷偷地瞟了一下,眼睛就再无法挪开了。

    婷婷,爸爸最心爱的女儿,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这样生气吗?正是因为爸爸太爱你了。为了你,爸爸什么都愿意去做,难道你不相信吗?

    婷婷在爸爸心目中,是最好最好的孩子。爸爸从心里欣赏你、佩服你,懂吗?

    全家人把你从一个聋孩子培养到今天,多不容易啊!刚才眼看着你在浪费时间,爸爸是多么地心疼啊!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啊!爸爸刚才是气糊涂了,才打了你,现在是非常心疼和后悔,你能原谅爸爸吗?

    看到这里,我被感动了,也明白了爸爸为什么会“风云突变”。心里的委屈一下子就化解了。我拿起了自己的铅笔,在纸上写道:

    好爸爸,我原谅你。

    爸爸赶紧回复:

    谢谢你,好女儿。爸爸保证以后再也不打你了。你脸上还疼吗?

    我想了想,写道:

    刚才很疼,现在不疼了。不要告诉妈妈爷爷奶奶好吗?否则他们要心疼的。

    看到这些话时,爸爸感动得流了泪。就这样,在笔谈中,我们父女之间的矛盾,很快烟消云散了。看来,只要把真实的感情表达出来,再大的误会,再大的矛盾,也会化解掉的。这是我挨过的唯一的一巴掌,从那以后,爸爸再也没有打过我。

    很快,六年级的课程全部学完了,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日子也迫近了。几乎所有同学都如临大敌,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复习功课,而爸爸妈妈却带着我来到了附近的白鹭洲公园,荡起双桨划起船,融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的心态真正达到了平和。

    最后,在小学升初中的考场上,我平静地答完试题交了卷。一个多月后,考试成绩公布,我以全校第二的好成绩,迈进了二十七中的大门。那年,也就是1991年,我刚满11岁。


                         沉重的“十佳”

    当我迈进二十七中的校门时,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我是中学生了!从此,我不再是儿童,而是少女了,多么美好啊!

    初一刚开学不久,又传来一个后来给我带来诸多烦恼的“特大好消息”——我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了。这是我有生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全家人得知这个消息,也感到无比快乐和欣慰。这么多年的辛苦奋斗,总算是没有白费!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10月份,爸爸和我应邀来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表彰大会。我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佳少先队员,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这个表彰大会,中央领导还亲自接见了我们。在表彰大会上,我还见到了为全中国青少年熟知的知心姐姐卢勤。

    离京前的那天晚上,团中央安排我们十佳少年在一起聚会。当时,有个叔叔语重心长地和我们说了很多,他说,你们一旦离开北京,回到各自所在的省市,必然会经历很多的鲜花和掌声。你们都太年轻,不知能否承受这样的荣誉带来的巨大压力。所以一定要戒骄戒躁,不要因此失去前进的动力。他的话至今我还记得,只是当时我不太明白他说的这些话的深意。

    回到南京,我依然故我,没有意识到别人对我的态度已经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南京市团委发了文件,主题是“远学赖宁,近学婷婷”;省市的电视台和电台接踵而来,采访并报道了我的事迹;我所在的二十七中为我开了全校性的表彰大会,还让爸爸介绍了他的教育经验;周围的许多中小学先后邀请我们父女俩去作报告。

    全国各地的来信,就如雪片一般飞到我手中。在老师同学的掌声中,在我内心升腾的巨大的喜悦里,我竟然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荣誉了……

    就这样,每天不断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慢慢发现朋友越来越少,班上所有同学也都对我敬而远之,老师则把我作为榜样来激励全班同学。偶尔一次测验没考好,就会招来周围同学诧异的目光,不仅是在学校,在家里也是如此。

    包括奶奶在内的很多亲友都不再以过去的眼光看待我了,而把我看成一个头戴光环的十佳少年。特别是奶奶,在那段时间里,常常说我:“你怎么吃饭又挑食了?”“走路要端正,坐要坐得直!”犯一点错误,我就要挨批,不服气也不行,我还被经常拿来跟其他同学的优点做对比。

    当时,不光是亲人如此说,从周围老师同学的眼神里,我也能感受到同样的信息:“你是十佳少年,是青少年的榜样,当然要十全十美!”

    渐渐地,我感觉生活没有以前那么开心了,烦恼也多了起来。难道真的是我承受不了荣誉带来的压力吗?自从评为全国“十佳”后,我不但没有觉得高兴,反而多了无尽的烦恼和压力……

    想起六七岁时,爸爸带我去上海、咸阳针灸,那时我们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欢乐。我和爸爸有时学习,有时玩“智斗游戏”,而且,那时我的脑子里全是美好的幻想,多舒服呀!可是,现在来访的人太多了,记者、聋儿家长络绎不绝。爸爸不得不应付,害得我们谈话的机会少了。

    上了初一,功课也比以前多,需要花更多时间在家里学习,这么多来访的人不是在干扰我的学习吗?学校里来信也是连续不断,才三个月就足有二百多封信,要一封一封回信实在吃不消。虽然学校代回了不重要的信件,但需要自己回复的信件还是有很多。

    本来我很乐意看来信,可是老看老看就腻了,好比是给你喜爱吃的,你乐意吃,可是老吃老吃也就腻了,没味了!现在,到处是鲜花,掌声……我腻了,全腻了,觉得没味了!

    我还在日记里写道:

    我觉得幸福和痛苦像两个相等重量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痛苦和幸福的程度是一样,上帝如此公平。

    我觉得我情绪很不稳定,一会儿快乐至极,一会儿痛苦至极。“十佳”包袱太重,我在班上几乎没有朋友。

    在光环的笼罩下,我感觉到自己慢慢被孤立了,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不管是上午做操,还是下课外出活动,多数时候我都是独来独往,感觉很孤单。后来,我的脾气也莫名地变坏了,心情不好就看什么都不顺眼。

    有一次,坐在我后面的男生不知为什么用脚踢了我的椅子,我一时不悦,就将他的文具盒扔到地上,里面的铅笔橡皮都散落一地。还有一次,忘了是什么原因,我把自己的椅子拼命往后挪,后面的男生被挤在自己的桌椅中间动弹不得。班主任发现后,也不好批评我,就告诉爸爸我在班上种种不好的行为。

    爸爸狠狠批评了我,告诉我说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就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我玩了。我不服气,甚至还在日记中写道:

    中午吃饭时,我愤怒地跟爸爸说了上午和同桌吵架的事情,本想得到爸爸的支持。没想到,他反而批评了我,竟说出“每个同学都不想和你同桌了……”之类的话。我简直要气哭了,他懂什么?!他也太不理解我了!做人嘛,就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何必任凭别人欺侮,也不反抗嘛?哼!

    在另一篇日记中,我再次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十佳”的包袱太沉重!别人对我要求太高,我承受不起!比我强的人太多太多了,我觉得自卑。我写道:

    就算这样,父亲还是一天到晚地说:“你肯定行!”我听得都烦死了,结果行个屁!

    可能是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吧,爸爸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反而对他的教育方法产生了质疑。

    而爸爸的日子也不比我好过多少。因为我被评为全国十佳,当时的南京市副市长认为爸爸是个人才,就把他从原来的机床厂调到南京市聋哑学校,直接当了副校长。

    然而由于“文革”的关系,爸爸的学历仅是初中肄业。所以,不管他把女儿教育得多好,当他一下子从工厂里的工人突然变成了副校长时,聋哑学校的校长老师们都不服气。加上他的教育方法与聋校的传统方法相比,简直是特立独行,别人对他就更是冷眼相待了。

    在那样的背景下,本来一腔热血、怀着帮助聋儿的愿望来到聋校的爸爸,却四处受到排挤。他几乎没有什么发言和做事的机会,想实施教育改革以改进聋生教育的梦想也就破灭了,他的心情自然也不会比我好到哪里去。每天爸爸下班回家,我总能看到他无精打采地坐在沙发上,一脸失落的样子。

    荣誉给我和爸爸带来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压力、烦恼和疲惫……[/COLOR]

[em14][em13][em14]
298#
发表于 2006-11-1 11:24:3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15)      

                      妈妈的体贴、爸爸的鼓励都是爱

    高一那年,我的父母分居了。我和妈妈住。

    我每天六点多就要起床去上学,妈妈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热牛奶和煮鸡蛋。我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吃了早点,就在清冷的晨光中,骑着自行车向学校奔去。

    而每次走出楼门的那一刻,我总要下意识地抬头往上一看,只见那熟悉的五楼窗台上,有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朝我挥着手。啊,是妈妈!顿时,我心里载满了妈妈温暖的爱。接着,我安心地骑上自行车,在妈妈温暖的目光下,向学校方向驶去了。

    每当骑到特定的十字路口时,就会在街拐角处看到那个很熟悉的背影。是爸爸!无论刮风下雨,老爸每天清晨都会准时在这儿等我,和我聊一会儿。老爸总要问我:“婷婷,心情好吗?”然后就静静地倾听我的喜悦、我的忧伤。短短的10分钟过后,我就带着舒畅的心情,骑上自行车,赶在七点半前到学校早自习了。

    放学后回到家里,妈妈已经给我做好了美味可口的晚餐。晚餐过后,我坐在灯下开始学习时,妈妈会端上一杯冲泡好的咖啡。学习的时间晚了,妈妈还会给我准备营养丰富的夜宵,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豆白果桂圆粥,夏天则是清爽可口的绿豆百合莲子汤。多年过去,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妈妈冲的咖啡独有的香味,还有红豆粥、绿豆汤沁人的甜蜜。

    十四岁的我并没有想到父母分居这件事会对我的学习产生多么大的影响。直到有一天,当我拿到亮着红灯的一张张试卷时,我才察觉到我内心深处对爸爸妈妈感情破裂的恐惧和对自己前途的担心。难道,我真的不行了吗?我才高一啊!如此下去的话,到我高考时该怎么办呢?我呆呆地流泪了,从未经历过的彷徨和迷惘将我牢牢抓住。

    第二天清晨,下着雨,天阴沉沉的。我郁郁地骑着自行车到了那个十字路口。一个穿着灰黑色雨衣的熟悉的身影,早就静候在街拐角处了。

    我喊了声:“爸!”

    爸爸转过头,露出亲切的笑脸。

    当时,内心的压抑和委屈一下子涌了上来,我低着头说:“爸,我考砸了。好几门红灯。”话还没说完眼圈就红了。

    没想到,老爸却看着我说:“婷婷,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惊愕地看了看爸爸的表情,才相信他是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的。

    老爸顿了顿,接着说:“婷婷,你知道吗?哪怕你考了最后一名,老爸也是发自内心地为你感到骄傲啊!”

    我愣住了。最后一名也值得骄傲?

    爸爸看我一脸不解的样子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一群年轻人在起跑线上等待起跑的枪声。枪声一响,几乎所有人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前冲了出去。这个时候,有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青年,艰难地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往前跳着。

    很明显他落在了最后面,而且他向前蹦跳的姿势也十分怪异,但是场上却没有一个人嘲笑他。所有的目光,全部聚集在这个少了一条腿的青年身上。只见他仍然坚持着,以他能达到的最快的速度向前跳着。就这样跳着跳着,居然和倒数第二名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终于,当这个少了一条腿的青年超过已经气喘吁吁的倒数第二名时,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接着,当这个少了一条腿的青年又超过倒数第三名的时候,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当然,那个少了一条腿的青年肯定拿不到冠军。但是,站在终点线上,他却得到了比冠军更多更响亮的掌声。

    爸爸说到这里,我心里的压抑感,刹那间消失了很多。我似乎有点明白老爸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了。

    接着,爸爸又说:“婷婷,你知道老爸为什么那么佩服你吗?因为你毕竟耳聋,能在省重点中学里,和一群尖子学生竞争,本身就很了不起了!况且,你还经受了家庭的不幸。爸爸妈妈分开了,虽然你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是不是?所以,在重重压力面前,你不仅没有气馁,反而还那样顽强地奋斗着。这一点,太让老爸感动了!是不是?”

    我的心里一动。是啊,我是坚强的!哪怕我考了最后一名,也不应该为此而感到伤心痛苦!不管考试结果如何,只要我努力了,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然后,老爸又说:“其实啊,下面你应该感觉更轻松了才是!”

    我一愣:“为什么?我已经不及格了啊!”

    老爸笑着说:“换个角度思考一下看看吧。如果你这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了全班第一,接下来你是更紧张还是更轻松了?”

    我想了想:“哦!这么一来的话,似乎更紧张了!”

    “对了!”老爸说,“下面你就不得不提心吊胆,唯恐下次考试考不到第一名啊!而且如果想一直保持住第一名,实在太不容易了!”

    “是啊!”我点点头。

    “所以,你这次考试不理想,反而空间大了啊!下次你的目标也不必定得多高,只要超过前面一个,那你就是进步了啊!是不是?”

    “对啊!”我听了爸爸的话,如醍醐灌顶,压力突然间消失了好多。

    我带着微笑的心情,和老爸告别,骑着自行车向学校飞驰而去。不知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太阳从乌云背后慢慢露出了笑脸。天不再阴沉,阳光开始灿烂,空气如此清新,甚至还夹带着几丝若有若无的花香!

    啊,新的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十六岁的小鹰要单飞

    时间说慢也慢,说快也快。转眼间,高二结束,我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会考,也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令人望而生畏的高三。

    一个星期天,我依照惯例,到爷爷奶奶家里和爸爸会面。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隐隐预感到,一件特别的事情将要发生。果然,在奶奶家,爸爸非常郑重地对我说:“婷婷,有一个大事,要和你商量商量。”当时,我的心一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事。

    原来,早在高一时,辽宁师范大学的一位张教授到南京来开会,了解到我的事情,并作了一番深入调查,现在他表示非常希望我能去辽宁师范大学读书。

    我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和其他同学一样,读高三,参加高考;另一个选择则是,不读高三直接保送到辽宁师范大学。如果选择后者,我十六岁就可以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了。

    站在人生的岔口面前,我犹豫了,不知道往哪里前进。能从高二直接保送入大学,当然是件好事,这样就不必浪费一年时光去经历黑色的高三。虽然我相信自己如果参加高考,一定能考上一所合适的大学。然而从心里说,我实在不想浪费如此宝贵的一年光阴仅
仅去应付高考。所以,对上辽师大这一条路,我不禁有点心动。
   
    但一想到自己才十六岁,习惯了在南京的生活,习惯了父母亲人的呵护,突然一下子要离开生我养我的家乡,要去遥远的人生地不熟的北方上大学,觉得有点怕怕的。

    在我犹豫不决,取舍不定时,爸爸对我说:“婷婷,想不想听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

    在一个很远很远的深山里,山上终年白雪皑皑。山腰处有一个天然的山洞,在那里,有一只老狐狸,独自抚养着两只年幼的小狐狸。小狐狸在妈妈的看护下,幸福地成长。
  
    每天清晨,妈妈总要不顾生命危险,到山脚下茂密的森林中觅食,还要历经千辛万苦,把觅得的食物带回山洞里,给两只小狐狸分享。看着小狐狸狼吞虎咽的样子,妈妈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此时,两只小狐狸也差不多长大了,快和妈妈一样高了。

    一天黄昏,狐狸妈妈一反常态,用一副从来没有过的可怕眼神盯着小狐狸们。小狐狸在妈妈的逼迫下,一步步地后退,一直退到山洞门口。

    门外寒风呼啸。两只小狐狸非常不情愿地站在山洞门口,看着妈妈。此时,狐狸妈妈猛地上前,把两只小狐狸一下推出了山洞。落在雪地之中的小狐狸,冻得直抖,赶紧跑回温暖的山洞,哪想到狐狸妈妈竟然狠狠扑上来咬了它们。两只小狐狸只好忍着疼痛,悲号着逃出山洞。

    没多久,山洞门口再次出现了两个身影,原来两只小狐狸冻得受不了,浑身颤抖,躲在山洞边上,想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回到温馨的山洞里。这时,狐狸妈妈发现了,毫不客气地冲了上来,再次狠狠咬了它们。

    此时此刻,两只小狐狸终于知道,这个温馨的家,已经不再属于它们了。在妈妈的一步步紧逼之下,在妈妈凶狠的眼神中,两只小狐狸终于转过身去,无可奈何地进了深山。

   夕阳映红了白茫茫的大地,两只小狐狸的身影也渐渐远去。

    过了好一阵子,狐狸妈妈才抬起头来,对着夕阳下一串串伸向远方的依稀可见的脚印,悲哀地长嚎起来。

    故事讲完了,我还深深地沉浸在令人伤感的情节之中。沉默了片刻,老爸说:“女儿,你十六岁了,该是出去闯荡的时候了。”

    我默默地想了想,是啊,我十六岁了,不能再待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了,是应该出去闯一闯的时候了!我真的要学会放下内心的所有恐惧和担忧,独立面对属于我的新生活!好吧!我咬咬牙,说:“老爸,我决定了,去辽师大!”

    妈妈知道我作出这个决定后,最初也极其地舍不得我,舍不得我这么小就离开南京,独自一人到大连读书,怕我在异乡不适应,怕我不在亲人身边感到孤独,怕我吃不惯北方的食物……担忧得太多太多。然而,到最后,妈妈也毅然作出决定,让她唯一的女儿到大连上大学!因为,妈妈心里清楚,把孩子搂着抱着,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只有让孩子外出闯荡,她才能更有出息更有发展前途!

    就这样,十六岁那年,我勇敢地踏上了新的征程。从此,在父母亲人怀抱中幸福成长的小鹰,终于要离开温馨的小窝,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了![/COLOR]

[em14][em13][em14]
299#
发表于 2006-11-1 11:26:2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16)     


                      “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1996年11月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就在那一天,我第一次见到了盲人同学筝。其实早在上大学前,我就听说班上除我这个聋人学生外,还有一个盲人学生。没见她之前我多次想过,她该不会是总戴着个墨镜吧?

    很快,11月8日那天清晨,一个寝室同学告诉我:“婷婷,知道吗?筝到学校了!”

   “真的?”我赶紧冲上三楼筝所在的寝室里,想看看筝是什么样子。

    推开寝室的门,只见屋里已经站满了人,原来都是来看筝的。大家见我过来,心照不宣地给我让开一条路。其中一个同学对我说:“婷婷,你第一个做自我介绍吧!”

    我就走到筝的面前,说:“我是周婷婷,从江苏南京过来的,我耳朵不好。”

    这时,筝转过头来面对着我,还看着我的眼睛和我握手,说:“你好!”

    我不禁诧异万分。她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个盲人啊!眼睛还一眨一眨呢!

    我好奇地问她眼睛怎么还会一眨一眨的,她笑坏了,说:“其实我不是全盲,眼球外表是好的,只是内部出了点问题,看周围的东西时模模糊糊的,从外表上其实看不出来!”

    遇到筝,我觉得我和她的相识就像是冥冥之中有人安排好了似的。我们俩特别投缘,一般人认为的盲与聋无法交流的情况在我们身上根本不存在,因为我会看口型啊。而且我发现全班同学中,筝的口型我最容易看懂。筝也很兴奋地告诉我,我说的话,她也全都能听明白。

    她和我,一盲一聋的两个特殊学生,彼此惺惺相惜,我很自然地就向她倾诉了我的烦恼:“你知道吗?听不见有时很麻烦啊!当寝室同学们说着笑着的时候,我就像个局外人,什么也不知道。这种感受,真的很难受,你能理解吗?”

    筝很认真地点点头,说:“我深有同感啊!同学们讨论一本小说时,我看不见小说的文字,不了解内容,也成了局外人啊!”

    说到这里,我们沉默了。突然,筝开口说:“婷婷,以后只要班上有任何事情,只要我听到了,我就会立即告诉你!”

    我听了,也非常认真地对筝说:“以后,我会把我所看到的都说给你听的!”

    我们两人心中,升腾起一股暖流。是啊,大家都觉得我们两个应该是最难交流的,没想到却成了最佳的搭档!从此,在大学生活中,我的生活不再孤单,因为我有了一个可以当我耳朵的筝!而筝,也多了一个可以做她眼睛的我!

    当夜,我拉着筝的手,激动地跑到电话亭边,告诉了父亲这个消息。父亲听了以后也非常高兴,说:“真的太棒了!对了,美国有位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很了不起!而你们一个聋一个盲,互相帮助,不就是‘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吗!”就这样,“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诞生了!

    从此,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俩总是形影不离。

    学校没有盲文课本,而普通课本筝又无法使用,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把课本里的内容读给筝听。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因为看不懂老师的口型,只能坐在最后一排自习,筝就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她再把老师课上讲的内容给我复述一遍。这样,我们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看到的、听到的信息了。

    闲暇时,我拉着筝的手,领她去了很多地方。而她也经常告诉我,班上这天发生了什么事,那天发生了什么事。

    在食堂排队的时候,我就会盯着里面的热气腾腾的菜,对筝一一报着:“今天有红烧茄子、炒芸豆土豆、酸菜肉片……”

    开班会的时候,筝就会坐在我的旁边,取出纸和笔,为我飞速记下大家谈话的内容,我则一会儿抬头看着大家的口型,一会儿转头看着筝在纸上写的内容。

    后来,因为大家说话实在太快,筝就改变方式,在我旁边复述大家所说的话,只是说话声音很轻而已。

    然而,正因为看口型,难免有出差错的时候,所以,我们之间,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来。

    一次,从食堂打饭回来,我们聊着聊着,突然她嘴里冒出了一个新学到的英语单词“straight face”。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她说的是中文,就根据她的口型,问道:“一嘴痱子?”“什么?”她一听,肚皮都笑痛了。

    还有一次,她和我从热水房里打水回寝室的路上,谈到了我们的一位老师张教授。当时,她说:“张教授是老学究。”

    我盯着她的口型,一怔,然后很惊讶地问:“什么?张教授要退休?”

    她听到我的问话,赶紧把水瓶放到地上,蹲在地上笑得起不来。

    最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在1997年夏季。那时正值香港回归,我们全班同学坐在电视机面前,一起观看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的现场直播。当时,同学特意让我和筝坐在第一排。筝对着我复述着现场直播的解说词,我紧盯着她的口型。

    当她说到:“英国方面前来参加仪式的有:王子查尔斯、首相布莱尔……”

    我大惊,高声问道:“什么?英国首相不来了?”

    顿时,全班哄笑,让我莫名其妙。

    筝笑岔了气,解释说:“婷婷,不是不来了,而是首相的名字:布——莱——尔。”

   “哦!”我顿时脸红了。

    接着,电视画面上,两国首脑出场了。我赶紧给筝描述着电视的画面:“江总书记神采奕奕,而查尔斯王子愁眉苦脸……”筝听着我的描述,仿佛看到了真实的画面,很开心地笑了。

    1996年的圣诞夜,我的阑尾炎发作了。在寝室同学的陪同下,我住进了学校附近的医院,一住就是五天。当时,面临着大考,时间很紧,可还是有很多同学来轮流陪着我。

    特别是筝,在我住院的短短五天里,来看了我三次。每次她过来,我都非常高兴。我对她说,虽然我现在生病了,不能和她并肩作战,一起参加期末考试,但是只要手术一结束,我就会尽快返回校园,让我们的联合舰队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后来,因为家里不放心,我就回到南京去动手术。手术前一刻,我还收到了筝发来的传呼留言,她说:

   “亲爱的舰长,我已经回到沈阳老家,你最近要动手术了吧?希望你能尽快恢复健康,到时我们就可以一块儿并肩作战了!想念你的政委。”看着传呼上的信息,我笑了,心想,筝打电话给寻呼台的时候,那个电话接听员可能还真以为是哪个舰队上的舰长和政委在联系呢!

    在大二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半边天》、《东方时空》等栏目曾先后来到大连,就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的主题,对我作了电视采访。因为我和筝形影不离,而节目的录制方式又是跟踪拍摄,因此工作人员拍下了我们俩互帮互助的镜头。节目播放后,许多观众为我们感人的故事流下了眼泪。

    半年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邀请我们俩来到北京,在崔永元的主持下,录制了一期感人的节目。一经播出,“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的故事立即轰动了全国,雪片般的来信飞往大学校园,接踵而来的记者们敲响了教育系办公室的门,接二连三的采访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

    谁也没想到,“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就这样迅速走红了,来采访报道的人越来越多,占用了我们很多课余时间,打破了我们平静的学习生活。

    在不断的应对中,我慢慢发觉,筝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她听到的东西都转达给我了,我想我们大家都累了,也没太在意。

    可是后来的一次次采访中,我被一次次地冷落,记者只和筝滔滔不绝地对话,他们在说什么,我只能看懂一小半,其他就不得而知了。比起我来,记者们更愿意与筝交流,毕竟那样更方便,速度更快。我好像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先是感觉失落,接着发展为不满和愤怒——作为聋人,我听和说的权利被剥夺了,成了一个局外人!这种苦闷,向谁说去?

    在不断被冷落的痛苦和压抑之中,我和寝室里新来的同学梅开始更多地交流起来。她是一位很优秀的女孩。通过慢慢地接触,我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位相貌口才书法主持样样出色的女孩,居然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导致了她对周围事物的不满和抱怨,寝室里的同学没有一个人喜欢她。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不只是生理上有障碍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心理上有障碍的人也同样需要。他们是隐形的残疾人,不易被人注意,但他们身受的痛苦却丝毫不比生理上有残疾的人少,所以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我决心要帮一帮梅。听我讲了梅的事情后,爸爸给梅打了长途电话,从晚上10点一直说到第二天凌晨4点。经过这次与爸爸的长谈,加上受到我开朗乐观的个性的感染,梅的自卑心态终于有了改变。她也和我越来越要好了。


                        拍电影真是一场灾难

    大三开学前,也就是1998年夏末,一个电影拍摄班子要把“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的故事搬上银幕。我和筝以主演的身份,参加了电影拍摄。在我的力荐之下,加上梅本人的优秀条件,她也成了这部电影里一个重要配角。所有被选中的演员们都住进了辽师大的一个宾馆里,开始了40天的电影拍摄。

    电影开拍了。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也都比想象中的更难。

    因为我的头发没法梳出漂亮的发型,就配了个假发。八月酷暑,灼热烤人的灯光下,没演几分钟戏,我的头顶便已是一片汪洋。一些明星说的“三伏天穿着厚厚的棉袄,而寒冬腊月却一身单薄的夏衣”的感觉,这回我算是体会到了。更要命的是,在心情跌入低谷时,我却得在镜头前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样子;当我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却不得不表演痛哭流涕……

    肉体上的痛苦和表演时的情感错位是我可以忍受的,但从没拍过电影的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经过了18年的人生路,已被我逐渐淡忘的耳聋的事实,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被时时提醒,带给我无尽的痛苦和压抑。几乎所有人都向往的拍电影的经历,于我而言,却不啻为一个深重的灾难。那种难以想象的苦,只能用“无边无尽”来形容。

    导演给我们演员说戏时,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所有演员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可是我因为看不清导演语速极快的口型,又没有人可以给我解释,只能坐在一旁发呆。

    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无所知,别人为了排戏都忙得筋疲力尽,没有人能想起我的不便。我和他们好像身处两个世界,我站在寂静无比的世界里看着他们在另外一个喧嚣的世界忙忙碌碌。我只能根据别人抛给我的几个句子,甚至几个词,来扮演电影中的那个角色。

    可我毕竟是主演啊!我想知道我在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向身边的演员和朋友请求帮助,可是他们都各自忙碌,甚至连筝和梅也都无暇顾及我。

    我的情绪彻底跌入谷底,无法进入剧中要求的状态。所以,工作人员认为我只能演成目前的样子,对我的要求也降低到得过且过的程度,这一切让我的感觉越来越差。

    一次,我因为心情恶劣没演好戏。一个工作人员说:“婷婷演得不好,因为她没用心演。算了,我们不能对她要求太高。”

    他说话的时候,没想到我可以从侧面看懂他的口型。愤怒、屈辱、不被理解等苦得发涩的感受,一齐涌上我的心头,又被硬生生强压回心底,像毒汁一样漫延开来。

    还有一次,在大连斯大林广场拍筝和我蹲在地上喂鸽子的戏。看着鸽子争先恐后抢食的样子,真是好可爱啊!随着喂鸽人的一声哨响,眼前的鸽子忽地伸出翅膀轻盈地飞上蓝天。我压抑沉重的心,也一下子轻松了许多,面带微笑陶醉其中。

    突然,副导演冲了上来,劈头就问:“婷婷,你怎么不站起来?导演的要求,你怎么不听?”

    站在我身边的筝赶紧说:“婷婷,抱歉!忘了告诉你,鸽子飞起来的时候,我们要跟着站起来看。”

    副导演接着说:“要知道,今天多云。好不容易出了太阳,你又不站起来,整个镜头都让你给破坏了!”

    美好的心情一下子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满腔的委屈。我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啊!怎么这一切就变成了我的错?这件事过后,我就成了剧组里的饭后谈资,说我笨得连鸽子飞起时要站起来都反应不上,不知怎么就成了少年大学生。

    当父亲知道我身处这样的环境时,曾经想立刻飞到大连,来陪我度过这段痛苦的日子。然而,最终他没有过来。因为他意识到如此艰难的经历,对我来说正是成长的最佳机会。于是,他留在南京,每天发一条信息到我的传呼机上,鼓励我支持我渡过难关。

    婷婷,爸爸的好女儿,要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是也都会过去。”人就是在这一次次的阵痛中走向成熟的。

    爸爸希望你把任何事看得模糊一点,混沌一点。很多表面上很美的事,未必就好;许多使你很伤心的事,未必就坏。永远记住,你有一个最疼你、最够朋友的爸爸。你由一个不会讲话的聋女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应该欢乐才对。好心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婷婷,爸爸想用自己的体验告诉你:生命是由痛苦和幸福交织而成的,痛苦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体验痛苦,生命就不会完整。有幸福就有痛苦,没有痛苦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战胜巨大痛苦所产生的生命的崇高意志,是在痛苦和磨难中获得的新生。正视痛苦,接受痛苦,享受痛苦吧!痛苦的音符能增添生命乐章的力量!

    对于痛苦者来说,最好的安慰方法就是让她知道,只有经历痛苦,心灵才会解脱。生命的张力取决于所承受的痛苦的分量!热爱生活的人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更强烈的痛苦,同时也感受到更多更强烈的幸福。痛苦离幸福只有一步之遥!

    婷婷,爸爸多么希望你能从这段话中领悟什么!

    看着老爸发来的短信,我本来极为郁闷的心境,开始慢慢舒畅起来。是啊,既然是痛苦,又无法避免,何不去接纳它呢?一个多月后,电影终于拍完了。

    1999年春节,我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南京。在父亲身边,我说出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老爸,经过这次的事情,我明白人的成长必须要经历痛苦,真正的幸福在痛苦之后才会到来,但如果人生就是为了经历这样那样的痛苦的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老爸一时默然,不知如何作答。他无意中转了一下头,看到了窗外的一棵大树。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对我说:“婷婷,看看这棵大树,长得多么枝繁叶茂啊!”

    我随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棵树极为普通啊!我疑惑地“嗯”了一声,心里想:“他怎么突然跑题了?”

    父亲接着说:“你想想,这棵大树最初不过是一棵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长出第一个杈,这时树是最痛苦的,毕竟是一生中第一次经历这样大的痛苦。如果这时候,它不继续成长,保持原样,那不就成了我们经常看见的光秃秃的丫字树了吗?”

    父亲又说:“在开了第一个杈后,树不断地成长,后面的杈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直至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棵。”

    我看着树,点点头,陷入沉思。

   “虽然后面的杈越来越多,但都没有第一个杈那样大,那样痛苦,反而越来越微不足道。”父亲顿了顿,“就像一个人在成长中,第一次经历痛苦,是那样难以忍受。然而这时如果不前进了,那么他最终就会和丫字树一样,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反之,如果他继续成长,虽然以后的苦难可能接踵而来,但是因为他的经验丰富了,承受苦难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那么,后面的苦难即便再多,对他来说也是不足为道了。婷婷,你说是不是?”

    是啊,这棵大树让我明白了痛苦在人生中的意义。我终于露出了拍电影以来很少有过的微笑,仿佛是从阴霾中透射出的一丝阳光。

   
                       噩梦般的电影宣传

    戏拍完的两个月后,筝和我应邀来到电影制片厂。在一个小小的放映室里,我第一次看到了经过剪辑的样片。短短90分钟一点点过去,我的心也跟着一点点往下沉。最后,失望的情绪像洪水一样吞噬了我,让我喘息不得。

    为了不在众人面前失态,我匆匆走出放映室,独自一人来到寂静无人的小道上。在昏黄的路灯的照射下,我的头脑慢慢冷静下来。

    我多么热切地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全国观众面前,说出我作为一个聋人或者说是残疾人的心里话啊!残疾人完全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残疾人也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开心地活着,并快乐地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进。

    然而看过样片后,我失望了。电影是以普通人同情怜悯残疾人的角度来拍的,表现的主题还是战胜残疾,自强不息。虽然这个主题以健康人的眼光来看无可厚非,然而它和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和我所形成的人生观,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我同意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让世人知道,残疾人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尊重和理解。但现在我更希望能反映这样一个主题——即使一个孩子有一定的生理障碍,只要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健康成长,也可以成为一个内心充满欢乐并敢于面对挫折的青年,能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品性,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勇敢地前进。这种以快乐为基础的坚强才是真正的“自强不息”。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令我无比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字幕。关于聋人的电影,又是由聋人主演,无论如何都应该加上字幕,让聋人也能看个明白啊!可我对此无能为力。

    电影经过剪辑和审片后,要在全国各地上映了。我和筝不得不放下学业,辗转于全国各地,参加一系列的宣传活动。长达半年的宣传活动,对我而言又是一场新的噩梦。

    和其他电影明星一样,我得到了很多的鲜花、掌声和赞誉,我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众人对我的关注。但同时,我深切地体会到周围人对我这个聋人的态度。在影迷见面会上,因为观众提问时距离太远,导致我看不清提问者的口型,只好让筝重述一遍给我听。这样一来,我又陷入因信息匮乏而形成的被动局面中。

    更为明显的是,每天面对记者采访,基本上都是筝来谈,作为另一主演的我却明显被冷落,尴尬地待在一边,走也不是坐也不是。有时我真想走开去忙自己的事,可这样一来,又对记者不尊重。但是,我想着尊重他们,他们却没有顾及到我的感受。

    有个记者甚至在我回答提问的时候,很不耐烦地转头对筝说:“婷婷说话没你好,你代她说吧!”当时,我装出什么也没有听懂的样子,但心里却像被利剑刺伤一样难受。

    我是多么渴望能和记者们直接交流,而不是通过第三方来转达啊!很多人一开始不知该怎么与聋人交流,不是把手放在嘴上捂成喇叭状,就是对着我的耳朵大声喊。这样反而让我无法看到他们的口型,无法与他们直接交流。

    为了化被动为主动,每见到一个新面孔的时候,我就赶紧提前说:“你好!我虽然耳聋,但是我能说话,还会看口型。你只要像和一个普通人说话一样,速度稍微慢一点,声音大一点就行!”终于,很多人被我的诚恳打动,也愿意和我直接交流了。

    然而,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新面孔,然后重复无数遍一样的见面词。我发现,人们对聋人的偏见竟然如此之大!我感到心痛……

    有一天,压抑许久的我终于爆发了。一个新面孔一脸紧张地看着我,不敢肯定地问我:“我真的可以和你交流吗?”这句话就像一条导火索,把我长期以来郁积在胸中的愤怒一下子点燃了,我大声喊道:“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

    作为聋人明星,在鲜花、掌声和冷落、偏见中,我的心情随之忽高忽低,不是在掌声的包围中被推向高峰,就是在偏见的压力下被打入谷底。我也变得脆弱易伤,那感觉,就像一个忽而在零上几十度,忽而在零下几十度的玻璃杯,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有的时候,我会在忙碌了一整天后,回到宾馆里痛哭一场,以舒解郁闷的心情。

    我和筝的友谊原本就像玻璃一样纯净透明,可是在经历了这样复杂的日子之后,我们的友谊也被蒙上了灰尘,无法再擦干净。

   终于,半年漫长的宣传期告一段落了。我真想大喊一声:“我解放了!”回到平静的校园中,我感触良多,在争名夺利的影视圈里走一遭再回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校园生活是多么地平静安宁!

    回到要好的同学身边,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聊一通,真是太过瘾、太惬意了!朋友还对我说:“婷,知道吗,我既不把你当名人,也不把你当聋人,只是把你看成我的朋友而已。”这一句最最朴实的话,像清泉一样流入我自拍电影以来备受伤害的心,回到朋友中太好了![/COLOR]

[em14][em13][em14]
300#
发表于 2006-11-1 15:12:5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COLOR=blue]《墙角的小婷婷》...

《墙角的小婷婷》选载(17)      


                      我要去美国留学

    大四的日子很轻松。很多时候,我都静悄悄地坐在床头看书。一天,看到《感觉画廊》中的一段话:

    大多数人若能选择,宁可丧失听觉而非视觉,也许没有人比海伦•凯勒所描述的更有说服力了。

    她写道——“我聋的程度和我瞎的程度一样,失聪的问题较失明更严重,更复杂。失聪是更糟的不幸,因为它代表我丧失了最重要的刺激——丧失了创造语言,使思维奔腾,使我们与人类智慧结伴的声音……

    如果我能再活一遍,我会为失聪的人做更多的事。我发现,聋比盲是更大的障碍。”

    拍电影的经历已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聋人的不易。我第一次真正地品尝到因为耳聋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滋味。

    在聋人中,我已经算得上优秀,但也无法回避这个不争的事实。看到书上所写,我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声音在这个世界上,太重要了!没有声音,世界失去了欢歌笑语;没有听力,我失去了和人沟通的桥梁。这些看不见的苦,有谁能真正去理解呢?

    有了那么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一种要为残疾人做事,为聋人做事的责任感,就像发芽的种子一样在我的心中破土而出,坚强而执著地生长着。我决定深入聋人的世界。

    我知道美国有一所大学——加劳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为聋人和重听人所设的综合大学,被誉为“聋人王国”。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聋人精英,都汇聚在这个理想的“聋人王国”里。

    我要赴美留学!我要圆自己的梦想,以最快的速度学习手语,掌握聋人王国的语言;吸取先进的思想,帮助国内的聋人同胞们!

    我开始申请入学。但在我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后,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昔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梅,竟然在一个初冬的凌晨,在同学们熟睡之时,悄悄登上寝室的窗台,从五楼纵身跳下……

    得知这个消息,我真是极度震惊,几乎不能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边,而且是发生在曾和我最要好的同学身上!

    想起我们曾经一起漫步林阴小路,坐在校园一隅的长椅上聊天,谈着各自心中的白马王子,那仿佛是昨日之事。可如今,一个如此优秀的女孩,却因为严重的心理问题,选择了跳楼自杀。万幸的是,她活了下来,但她不得不中断学业。从此,校园里再也没有她的身影……

    2000年来临,千禧之夜,全班同学聚在一家小饭馆里,庆祝新世纪的来临。千年一遇的时刻,大家都敞开心扉,感慨良多。

    自拍电影后,我与筝出现隔阂,已很少交流。而此时,筝也居然趴在我身上哭了起来,还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了好多心里话,“……这些年来,我一直很孤单,一个人奋斗,上了大学,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伴,如今却要离开我……”

    从拍电影到电影公映再到回校,就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醒时分,我自己好像一下子成熟许多,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了。认识了梅和筝,经历了大学四年里的波折,有了更多的人生体悟,也让我懂得了很多事情。

    我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不幸的人。

    转眼到了毕业的时候,我在月台上惜别了一个又一个我的铁杆朋友,登上了飞往南京的航班。飞机起飞了,舷窗外美丽的滨城大连渐渐远去,我眼前浮过一幕幕欢乐、哀伤、无奈的场景,无声地流下眼泪。

    在大学最后一本日记上,我写下了最后一句话:

    一片绿叶,滨城四年。再度随风飞扬,又将飘落何处?

    全国各地多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图片新闻——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终于大学毕业了。之后,我在南京参加了托福考试,并通过互联网与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取得联系。经过漫漫的入学申请之路,2001年3月底,我终于收到了加劳德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赴美留学的手续准备就绪后,我和父亲应邀来到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中,接受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的访谈。

    在节目中,倪萍对我说:“婷婷,你真的很坚强!”我微笑着回答:

   “其实我并不坚强。我只是很快乐。坚强并不代表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坚强!”

    倪萍感动得热泪盈眶。摄影棚里的父亲也欣慰地流下了泪水。他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妈妈知道这次我去的地方和大连不同,毕竟美国太远了,寄信也需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收到。因此,在我出发前,妈妈让我以最快的速度教她上网,她还学会了五笔打字和上网聊天,这样我们就可以跨过太平洋,通过网络保持紧密联系了。

    2001年夏天,带着经历风雨后的微笑和自信,在长达20多个小时的飞行后,我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国土,开始了留学美国的生活。[/COLO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3 11:50 , Processed in 0.070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