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小帅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帅气的日记本!

[复制链接]
70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3:0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心得之二——给爸爸妈妈们 我以为孩子...

心得之二——给爸爸妈妈们
我以为孩子的性格类型是没有好坏等级之分的。如果你的孩子是“我该型”,你会轻松一些,你应该帮助他建立理性思维,建立自信心,在我该的框架中建立我要,这种类型的孩子也容易接受帮助。如果你的孩子是“我要型”,你要学会小心谨慎地与孩子互动。你要做的也是帮助孩子建立理性思维,但如果你自知能量不够,没有方法,那么首要的方法就是——给孩子成长探索的空间,少管他,少干预他,只守住所谓“做人大原则”的底线,并保持住对孩子一贯的爱。绝大多数“我要型”孩子,会自己逐步在我要的框架中建立起我该。

写了《心得》后,就感到自己只养育了一个孩子,也没有从事教育工作,听了几天的心理课,就探讨孩子性格成长问题,是力不从心的。所以迟迟没有继续写心得。
忽然网友飓风先生回帖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主要质疑点是我在《心得》中是否将孩子分了好坏等级。我把给飓风的回复当做《心得》之二;

就像九型人格没有等级一样,我以为这个简要分类也没有等级。我试图找出孩子性格成长过程中的“方向特征”,利于家长找到不同孩子不同养育方式。为了说明问题,把这个简单分类推及成人:

a.毛泽东是我要型。何以见得:请读他的诗词《沁园春.雪》和斯诺所写他的《传记》和他的阶级斗争理论。我以为毛泽东在学习和实践中,在自己“我要”的性格框架中,建立了强大的“我该”,来指导他的我要,这是他成功的关键。这虽然是关键,但他性格中的“我要”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

b.绝大多数创业者是“我要型”。如果观察他们,也会看到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在我要的框架上建立不同程度的“我该”。


C.绝大多数终其一生做白领的人是“我该型”。观察他们,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我要”。但只要没有完成向“我要型”的蜕变,就只能永远尽最大努力做好白领。我该型和混合型的大多数,构成了社会的白领中产阶层,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坚。

d.所有“非功利型”的作家、音乐家、画家、科学家、社会学理论家、军事家,以致黑帮首领,本拉登和萨达姆,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我要型”,不论他最终成败如何。换言之,一切不论在或大或小的局部或领域之中,那些只愿意做“决策人”的人大都是“我要型”,至少是“混合型”中“我要”仍占主要地位的人。

这个《心得》,是为了引起爸爸妈妈们的注意,注意你们孩子性格成长类型,(如果我的分类并不正确,就把类型二字改为特征)。辨认出了类型或特征后,有的放矢的帮助孩子。对于孩子更小的爸爸妈妈们,希望能帮助他们早一点观察并掌握孩子的性格发展趋势。
70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3:4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请大家看看我帅气写的真实想法(3)写...

请大家看看我帅气写的真实想法(3)
写完心得之二,觉得仍然没有把“我要型”孩子写清楚,于是动笔写之三。

我小的时候有一位中学同学,13、4岁时就在家里造反了,一根杠子追打父亲,父亲吓得满街跑。这位同学后来成了住家附近好一片街区的“拐子”。当然,他在学校就是所谓差生。但同学中,街区里的混混、小偷、外头趟的都服他,因为他讲义气、敢出手、会管人。这种拐子生涯他混了十多年。后来有了“严打”。他麾下的弟兄纷纷落网。一天,他去狱中探望他的弟兄,一个弟兄以为拐子也被关进来了,从怀里摸出一个黑区区的东西孝敬他,仔细一看,是个馒头,已经馊了,揣黑了。他忽然感悟:人生就这样过下去吗?这样过,终点就是监狱........。后来,他成了一个几百人工厂的厂长兼党支部书记。

这是一个青春期表现出来的“我要型”典型。我要型的孩子开始总是凭感觉行事,追求“本我”的快乐,敢于挑战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权威。这样的孩子不少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开窍。其实,开窍是有条件的。基本条件是:A、生理上进一步成熟,B、自身阅历积累,C、一个具有强烈启迪意义的契机或遇见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所谓开窍,就是建立理性思维,开始懂得“我该”。我要型孩子是自古就有的,开窍后被中国一句俗语称作“浪子回头金不换”。为什么?因为这类孩子常常具有比较坚强的意志,其中多数智商不低,有的情商还很高。就像上面我那个同学。

我要型的孩子如果在青春期前,有一个契机让孩子建立了某一个方向的强烈兴趣,又有好的引导和环境,凭着较高的意志力,他们会坚持努力,成为我在心得之二的d段落中列举的专家。而成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这个孩子在“我要”的框架中成功填进了“我该”。“我要”带给他意志和梦想、探索的快乐,“我该”指引他遵循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同时,许多我要型孩子比较容易成为所谓问题少年。他们多数在进入青春期时表现出强烈的叛逆。请看:

A、韩国——《环球时报》短文介绍韩国,2008年统计,问题青少年有92万人。(韩国人口近4900万)。
B、美国——一位在武汉读书的美国学者说:现今美国,男性青少年中,只有一半多一点去上大学,这其中又只有一半多一点的男孩能顺利大学毕业。其他男孩干什麽去了?其中有不少问题青 少年?据这位美国人说:美国的问题青少年的表现集中在“毒瘾”、“酗酒”、“斗殴”、“抢劫”和“早婚”
C、中国——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金铭表示:中国目前有3亿网民,80%是青少年,其中“使用网络过度或有过度倾向”的约10%,这就有2000多万。可见中国问题青少年中,“网瘾”是主要表现之一。

上述事实说明: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定比例的问题青少年。
爸爸妈妈们,关注你们的孩子吧。特别是我要型孩子的家长们。
70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5:1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虽然我帅气是“我要型”的!但是没有主人公...

虽然我帅气是“我要型”的!但是没有主人公这么吓人!我的感觉是这么多的问题青少年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到底怎么样可以统一化!他们的内心都是一样的!呵呵!我在想办法!我不想控制他们!但是我想帮助他们!他们太痛苦了!是个两面人!我知道他们的感受!我就是他们那个时候转化过来的!这样下去真的很累呀!!
70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6:0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心得之五——给爸爸妈妈们,也给13—20...

心得之五——给爸爸妈妈们,也给13—20岁的孩子们
心得之五——给爸爸妈妈们,也给13—20岁的孩子们
《“我是谁?”的对话》
引子: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条银河,灿烂的银河中有一个太阳系。在太阳的一颗生气勃勃的行星——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经过数十亿年的盘旋演化,创造出一种复杂的自我复制形态——生命。生命发展到足够高级的程度时,意识到它们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环境,并与环境互动,永不停歇地探索物质、能量和生命的本质。         

1、我是谁?           一个人。
2、个人是什么?       人类的一员。
3、人类是什么?       地球上最高等的生命群体。
4、生命是什么?       物质和能量的复杂的自我复制形态。
5、什么是自我复制?   猫生猫、狗生狗、人生人,生命生产新生命。
6、为什么人是地球上最高等的生命形态?
因为人类的大脑产生了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环境的存在,创造了个体、群体互动模式,并与环境互动。
7、什么是意识?
意识分为两部分:意识和潜意识。其内容包括感知、思维、记忆和情感等,指挥人的行为。
8、什么是潜意识?
整个意识像一座浮在水上的冰山,潜意识是淹没在水下的部分,巨大,强有力,是基础。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意识。
9、潜意识从何而来?
知道遗传密码DNA吗?它存在人*细胞中。一条DNA上记载了3亿条来自于你父母和历代祖先直至生命起源时的进化信息,所以人的七情六欲是基本一样的。你可以对黑种男孩和白种女孩说:嗨!你们好,地球村的黑哥儿和白姐儿。
10、潜意识是遗传的?
是的,不过从你出生起,又有大量的信息被放进或者压抑进潜意识。大脑是物质载体。
11、每一个人的意识又是怎样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这要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我”讲起:
A、从你出生起,大脑和DNA上记载的人类进化信息为基础,你开始感知环境,最初的感知对象是母亲,最初的感知模式是“好与坏”的区别。对食物、水和舒适、安全的欲望形成你以后一切人生欲望的根源。在你的潜意识中,“我”已经存在,心理学称作“本我”,是今后一切生命冲动和欲望的本源,引导你寻求满足和快乐。(典型表现:饿了哭。困了睡。期盼陪伴。对善意逗弄表现快乐。)呵呵,这类似于动物的本能。
B、2岁左右,你的意识开始告诉你,现实环境对你的需要和欲望有时给予满足,有时不予满足,你常常不得不服从现实,于是,从你的本我中分化出“自我”,存在于意识层面。(典型表现:接受爸妈上班与你分离,虽然不快乐。)呵呵,此刻你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但生活中离不开父母的抚育和帮助。
C、5岁左右,从自我中发展出超我,超我学会接受人际关系规则。(典型表现: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接受友谊和相互帮助,以及适度的对抗和反抗。)
D、6—12岁,你的自我和超我都继续快速发展,逐步接触责任、学校纪律以致道德,良心、社会准则。面对从责任到社会准则,你意识到你的行为总是被成人世界说:行或者不行。由于成人和成人世界并不是完美的,又因为你的自我中的理性思维尚未全面发育,你有许多的不理解和不快乐,却不得不“顺从”,这过程中有许多的“好的和不好的感受”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形成不会被经常意识到的“情结”。(典型情结:承担学习责任,却没有找到学习的快乐。本我指引你追求游戏的快乐,应试教育却压迫你接受无限放大的学习责任。)
E、13岁进入青春期。你的生理发育接近成人,你的自我开始追求“人格独立”,从人格层面与父母“断奶”。(典型表现:希望自己说了算。父母不再是偶像。叛逆。本我与超我的冲tu。)你的理性思维加速发展,开始思考你的人生问题。
F、代表你的“超我”的“人生理想”是远期的,而“本我”却追求眼前的快乐,这需要由你的“自我”用理性和机智来调和与平衡。
12、你能说说——自我是如何平衡本我和超我的吗?
A、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tu的要求,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的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B、显然,自我和超我有一个很长的发展成熟过程,学会“三我平衡”更需时日,甚至要终生学习。所以,你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平衡自己存在于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三我”。一旦你最终建立了人生理想或者自我典范,它将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保证你走过圆满的人生。
13、如果“三我”不平衡,情况会怎末样?
你会觉得内心混乱。
14、内心混乱就............?
青春期的几年间,你可能与父母关系紧张(如果他们不是足够好的父母)。你可能厌学。你也可能离家出走。你可能迷恋一项事物,比如电脑游戏。但千万别吸毒。你首先要做的是:告诉你自己和你的父母——冲动是魔鬼。(相信你的父母也能学会懂得这个道理)。让你的情绪平静下来,这本来就是你的“自我”的功能。和父母一起重新找到家的温馨和平静。在温馨和平静的环境中,让你的超我成熟起来,让你的自我学会驾驭自己(本我)的能力。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量了,你就问自己:“我是谁?”。
15、我是谁?
再读一遍从第11段开始的内容。你会发现自己是与别人一样的生命个体,一点不比别人差。你的意识主体——即“三我”必将发展成熟。
16、大家都是一摸一样的吗?
不同的意识模式形成不同类型的人格。有“九型人格”一说,不过那是给人格已经成熟固化的成人做的分类。
17、孩子呢?
孩子的人格尚未成熟。但从3岁以后可以看出他们有一些不同的特征。
18、比如............
我们还是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讨论吧,文章太长,孩子们就不耐烦看了。
70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8:0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心得之四——给爸爸妈妈们(LC)心得...

心得之四——给爸爸妈妈们(LC)
心得之四——给爸爸妈妈们
在前几篇《心得》中,成长中的孩子被分为我要型、我该型、混合型三个类型,这篇心得讨论这种分型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1、本我—个体人格中最早,最原始的部分,是生命冲动和欲望的本源,遵循“快乐原则”,它不顾一切,寻求满足和快感。
2、自我—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分化出自我,当本我的要求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和不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它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遵循“现实原则”,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3、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由自我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是人格的道德部分,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个体理想,遵循“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它由两部分组成:自我典范和良心。
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的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一般心理学认为:人在0-1.5岁形成本我,2岁左右开始形成自我,5岁左右开始形成超我。显然,自我和超我有一个很长的发展成熟过程,学会“三我平衡”更需时日,甚至要终生学习。孔子说:“四十而不惑”,那恐怕是一般人基本达到“三我平衡”的时候。
从先天因素或遗传角度观察孩子,孩子的体质和个性有强、较强、中等、较弱、弱的区别。其中个性和体质强的孩子的本我常常很强大,容易成为“我要型”。相反,弱的孩子本我不够强,却从较弱的本我基础上分化出自我,形成“我该型”。
从后天养育环境分析,学前被过渡关爱-溺爱、放纵的孩子本我过于强大,容易成为“我要型”,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被忽略或被过度严格管理的孩子本我较弱,可能形成“我该型”。
如果你的孩子个性强,7岁前又被过渡关爱、包办一切——你给了他过多的“好感受”,他缺乏独立的心理发育空间,他的本我过强而自我成熟不够,入学以后面对应试教育,他找不到学习的快乐,却受到网络游戏的诱惑,在13岁进入青春期时,这个“我要型”的孩子将被贴上叛逆、厌学和网瘾的标签,表现出很大的心理混乱,成为所谓问题少年。
孩子一般到18-20岁才逐步接近成人的理性和机智,也就是说,一个所谓问题少年的转变将是13-18岁之间,甚至其后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何况成人也有三我平衡的问题,那些受贿倒台的处、厅、省、部级官员,不就是本我膨胀,超我弱化而自我混乱的结果吗。
多数孩子是混合型。在成长中,混合型孩子的表现也常常能辨识出:有的“我要”比较突出,有的“我该”比较明显。但总的来说,混合型孩子的青春期将能够比较平稳渡过。
我该型孩子是需要帮助的,其中一些孩子因本我被严重压抑,分化出来的自我也不能良好发育,人格将不能健全发展。也许忧郁症和自闭症的孩子在这个类别。也有一些孩子,比如残疾孩子中的一些,他们因身体残疾而自省——获得独立心理发育空间,反而建立了强大的“我该”,三我平衡、成熟,最终实现了满意的人生。
这个心得系列帖子,意在帮助爸爸妈妈们辨识孩子的个性成长特征,以便在与孩子互动中正确对待孩子。动笔时受心理学“九型人格”理论影响——成人可分为9种类型,孩子在成长中,应该关注主要特点,同时,简单分类便于爸爸妈妈们实际运用。请读到本帖的爸爸妈妈们和心理学老师们批评指正。
70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8:3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飓风的争论:毫无疑问,弗洛伊德的理论...

飓风的争论:
毫无疑问,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心理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即便如此,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只能代表心理学众多理论中的一支,仍然会有它的局限性,时效性,它不能代表整个心理学。
弗洛伊德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性恶”论者,他的“本我,自我,超我”正如他的其他的理论,充满了对人性的悲观失望。因为对人性本能(本我)的恐惧,强行从本我中分离出“自我,超我”,用以对可恶的“本我”的压制,永远使自己处在矛盾,痛苦之中.....
我本人更喜欢心理学中“人本主义”的理论,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所有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只有先满足低等需要以后高等的需要才会被激发,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并且坚信“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内心有三个基本的假定:一是对世界,二是对人类,三是对自己。如果,假定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人类是友善的,愿意分享、互助与亲近的;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那么,他的内心就比较平和,快乐、乐观的情绪就多,对自我、对他人的要求就比较宽松,也愿意体验不同的生活,欣赏不同的文化。如果你假定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人类是自私与好斗的,自己是无意义和脆弱的,你就会有高度的敏感、沮丧、紧张和害怕,你不得不谨小慎微。你会小心格守某个价值体系、某种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被你选定的文化强迫下生活,唯恐厄运临头、噩梦缠身。
”人性恶“也好,”人性善“也好,并不是要争论谁对谁错,而是在于你自己愿意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70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9:02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回复飓风:(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

回复飓风: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确很清楚,易懂易接受。
5、圆满、自我实现
4、地位、尊严、自尊
3、爱、归属、附属
2、安全、保护
1、食物、水、衣服(生存)
(2)你也可以在猴群中清晰地看到1、2、3、4、层次需求,(据说马斯洛在做研究时就观察了猴群)只有第5层次才表现了人与许多动物群体的根本区别。
(3)我以为心理学的许多派别是融会贯通的,请看:
5、圆满、自我实现 ——超我
4、地位、尊严、自尊 ——自我
3、爱、归属、附属 ——自我
2、安全、保护 ——本我
1、食物、水、衣服(生存)——本我
(4)人的人格成熟与升华不是动物可比的,因为动物只有本能,没有人格。所以古今中外都有舍己为人者,所以才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真理故,二者皆可抛”的诗句。
(5)观察人的一生,第1、2、层次需求是个人一生都需要满足的,但更高层次的需求一旦被“激发”,将指导或约束低层次需求。这就证明了自我和超我对本我的指导和约束。不是“强行分离”,不是简单“压制”。
(6)人的内心有三个基本的假定——请指教这三个假定的“出处”和“定义”,难道婴儿出生就有对世界、人类和自己的基本看法吗——不论善恶?是先天的和遗传的“前意识”吗?你所描述的两类人对世界、人类和自己的相反的心理指向是怎么产生的呢?
(7)比较而言,我觉得心理学中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即第二定位系统“本我、自我、超我”和第一定位系统“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更能讲清楚人的心理发展路程。我希望我有能力在《心得之五》中运用人格结构的第一定位系统做一些分析。
70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9:3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呵呵,帅气果然学识渊博!心理学的学派...

呵呵,帅气果然学识渊博!
心理学的学派里的确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是我感觉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就比如LC分析的:
5、圆满、自我实现 ——超我
4、地位、尊严、自尊 ——自我
3、爱、归属、附属 ——自我
2、安全、保护 ——本我
1、食物、水、衣服(生存)——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自我,超我都是来压制本我的;人本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没有好坏之分,是人就都会有的,而且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的。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先得满足,否则就不会向高层次需要发展。比如,一个人小时候,对食物的需要没有满足,长时间的饥饿,就会形成一个”情节“,长大后,这个人就会对食物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如”贪吃症“等等..
70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49:5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即性格特征):...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即性格特征):

  1.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 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

  4. 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5.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 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 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

  9. 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 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爱人。

  11. 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 有伦理观念,能区分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13. 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14. 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 对世俗,和而不同。

  16. 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对照上面的16点,可以看出,希*勒、本*登、斯*林、毛*东等这类人是远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的。虽然这些人是“名人”“伟人”,但是他们的人格是有缺陷的....
7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2:50:2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你们!这些家长应该看看这篇系列文章的...

你们!这些家长应该看看这篇系列文章的
这就是说明了为什么同样的教育产生不同的结果的原因啊
家长不要再说人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就这样不争气呢
不是自己的孩子不争气而是家长的方法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5-8-27 12:19 , Processed in 0.0514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