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谷雨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培养好孩子---谷雨家庭教育文集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3-20 09:08:53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如何让孩子不再害羞(1)1)...

如何让孩子不再害羞(1)


1)让孩子与外人多接触

为了使孩子不再那么害羞,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多多增加孩子与外人接触的机会,比如常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做客,常带孩子去公园、超市等人多的地方,常安排孩子参加当地组织的一些集体营地活动,常安排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进行游戏、郊游等活动。家长在鼓励和安排孩子增加社会交往的时候,一开始必须要选择好对象,要注意使孩子能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到与人交往的愉快,在带孩子去做客时要选择那些态度和蔼、容易亲近的亲戚朋友,在安排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活动时要选择比他年龄小、攻击性不强的孩子,在安排孩子参加集体营地活动时要选择人数较少的场次,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在活动中经受惊吓、挫折、拘束、不安全、缺乏自信等不良心理体验。



2)增强孩子的自信

怕羞的孩子通常自卑感都很强,他们往往因为没有信心去解决生活中的压力或冲突,从而产生害羞和逃避的行为。因此在许多场合他们都喜欢躲在别人的后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害羞便失去了众多表现的机会,而表现的机会越少则越发害羞。面对这样的情形,家长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入手,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克服害羞就比较简单和容易了。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帮孩子寻找自己的特长的优点,给孩子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帮孩子弥补自己的弱项等等。



3)不要给孩子贴“害羞”的标签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每次外出前虽然父母都提前告诫孩子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别人问问题时要好好回答等等,可是孩子在遇到外人时表现依然如故,他要么紧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家长的身后,于是一些家长便嘲弄孩子说“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应当说这是十分不妥的做法,这只会加深孩子对他人的恐惧、只会更增加孩子与人交往的困扰、只会使孩子更加害羞,因为孩子会相信父母的评价,会认为自己的确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好害羞的人,他以后会经常以“我是一个害羞的人”来暗示自己,并以此来作为自己退缩行为的理由和借口,使自己更加害羞。



4)不可责备和勉强孩子

对待害羞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责备”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害羞就对其大加埋怨或横加指责,惩罚或侮辱只会更加打击孩子的社交信心;家长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害羞的孩子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家长不要操之过急,焦急的心态不利于帮助孩子消除害羞,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那些不害羞的孩子去比较,这会使害羞的孩子丧失自尊心,从而加重害羞的程度。

对待害羞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22#
发表于 2006-3-23 10:01:2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如何让孩子不再害羞(2)5)让孩子事...

如何让孩子不再害羞(2)
5)让孩子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孩子事先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就不会那么紧张、焦虑和不安,怕羞的情绪也会减少许多。比如带孩子参加聚会,父母应该事先告诉他要到哪里去、要去干什么、最好能先让孩子结识一下要见的人;家里有孩子陌生的客人到访,父母可以先告诉孩子将来多少客人、客人是做什么的、客人来后孩子应该怎样打招呼;遇上老师要求孩子公开发言或演讲,父母可以事先在家里对孩子多加辅导和演练,让孩子熟悉整个的程序,作好充分的准备以减少临场的慌乱与失误;对于生性胆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家长要尽量避免陌生人的突然接近,以免孩子在毫无思想和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受到惊吓。



6)给孩子更多的鼓励

害羞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自我否定太多,觉得别人样样都比自己强,他们对别人给他做出的负面评价比较敏感,而且也特别在意,因此害羞的孩子更需要鼓励、更需要呵护。家长应当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和表扬,有时甚至可以夸张一点。比如,孩子对某件事情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见解,家长就可以趁机赞许孩子一番:“说的太对了,这个问题妈妈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当孩子与一个不太熟悉的孩子玩完之后,家长也可以不失时机地送上赞美之辞:“你和那个小朋友玩得真好,他的妈妈在一旁一直在夸你呢!”当孩子在课堂上开始发言时,家长也要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遇:“你今天的表现非常好,老师也打电话夸奖你了,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



7)让孩子更多的表现自己

害羞的孩子通常不太爱表现自己,而越不爱表现自己行为就越退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给害羞的孩子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平时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要坚持放手让他去做,像穿衣、洗脸、整理玩具、打扫房间等事情父母不要去代劳;家长要多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班干部竞选或公开的表演,要多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单独出去和其他孩子交往;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强项,有一位学习很好的学生不太爱与人来往,也没有几个知心朋友,孩子的母亲便让他去辅导邻居的孩子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不再害羞于与人交流了。



8)家长要正确认识耐心引导

其实害羞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天生害羞。孩子害羞虽然有许多不利的方面,但也有不少有利的方面,比如害羞的孩子较为聪明、心态宁静、宽容豁达、勤于思考、吃苦耐劳、更富有创造性和实干精神等。面对孩子害羞的个性,家长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并勇于接纳,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要理解和体贴孩子,要尽可能地打消孩子的忧虑使孩子放松下来,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可以信赖的,鼓励孩子说出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并为他出谋划策,在孩子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使他克服害羞而活动自如;面对孩子害羞的个性,家长更不能操之过急,帮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怕羞的孩子心理本来就比较脆弱,家长的急燥情绪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的信息,反而更加重了孩子的害羞心理。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孩子逆反始源于父母(1)现实生活中家...

孩子逆反始源于父母(1)
现实生活中家长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脾气越来越倔强了,刚要说孩子几句他就十分厌烦,想让孩子这么做他偏那么做,不想让孩子那么做他偏与你唱反调。其实,孩子的这些逆反行为都是事出有因的,除了一些主客观原因外,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1)家长唠叨不休

有的家长唯恐孩子不听话,遇事就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一会儿让孩子注意这,一会儿又让孩子注意那,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有的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喜欢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一一地数落给孩子听,大有不把孩子搞得恢恢溜溜誓不罢休的意思。岂不知,正是这些做法造成了许多孩子的逆反!当孩子过多地接受了重复不断的教育内容时,他的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自然的屏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现象,更为不利的是,如果家长经常采用这种“敲木鱼”式的教育,孩子过一段时间就会听烦了、听腻了,即使他明白家长说得十分有理,可能也不乐意听、不乐意照着做了。



2)提出的要求过高

有些父母很少考虑孩子的能力、年龄和原有基础,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硬性地规定孩子必须完成什么样的指标:考试成绩一定要“双百”,至少也要在班里位居前三名;片面地要求孩子学习多少知识:今天强迫孩子参加这个补习班,明天强迫孩子去上那个辅导课,琴棋书画样样都不能缺。这些强人所难、拔苗助长式的做法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每天都在为实现父母给自己苦心设计的宏伟蓝图而疲于奔命,节假日也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当日久天长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无法承受这些压力时,他们就会奋起以言语或者行动来反抗。



3)不顾孩子的意愿

一些父母为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将来能“成龙成凤”,在安排孩子学习什么东西时往往很盲目,而且经常与别的家庭互相攀比,什么学舞蹈、学钢琴、学绘画、学外语、学书法,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与财力,可他们在辛辛苦苦地陪孩子学这学那时,却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兴趣和爱好。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对家长安排的这些内容不感兴趣、不心甘情愿地去学,他是肯定学不好的,这时家长倘若再摆出长辈的架势采取高压政策逼孩子就范,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4)对孩子专制粗暴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对孩子要求严就是要体罚,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者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开始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罚跪、罚站甚至逐之门外。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个性较温顺的孩子经常会屈服于父母的淫威,但同时也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孩子会因此而变得胆小、懦弱和自卑;而一些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在心里形成对父母的强烈不满,他们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并不时地以反抗的形式来回应家长,最终导致逆反成性。



5)对孩子过分溺爱

   有些父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是百依百顺,甚至即使是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仍然对孩子过分迁就,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孩子会认为犯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也不会批评自己,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不允许别人批评、指正的习惯,当孩子渐渐长大或犯的错误比较严重而家长想对其进行管教时,孩子由于被宠惯了,自然就会出现不服管,出现与家长对抗的局面。
24#
发表于 2006-3-30 11:59:3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希望能有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指导

希望能有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指导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09:12:0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谢谢斑竹编辑,烦请斑竹能否予以置顶,以方...

谢谢斑竹编辑,烦请斑竹能否予以置顶,以方便网友阅读、查找!
26#
发表于 2006-4-3 11:04:5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谷雨99你太客气了。好的,马上遵照你的意...

谷雨99你太客气了。好的,马上遵照你的意思执行。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4-5 11:22:25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口水爸妈当不得-----...

口水爸妈当不得



--------------------------------------------------------------------------------

本文作者:谷雨



如果问中国的孩子,他们在生活中最烦的是什么,可能最普遍的回答就是“烦我爸妈唠叨”了。天津某心理中心对千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唠叨。

唠叨,是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是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往往起不了多少效果,而且还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1)打击孩子自信

有些父母习惯于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他们以为对孩子说的越多,自己尽到的责任越大。于是,他们便将孩子做过的一些不太光彩的事经常拿出来唠叨一番,想借此来不断地鞭策孩子进步。殊不知,孩子天天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他的自信心是很容易受到打击的,经常被大人唠叨不休地数落,孩子会感到很难堪,会觉得自己常常出错,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许多事情自己都没有能力去做好。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脑子笨,自我约束能力差,不善于与别人相处。”结果她的孩子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上课还经常开小差,同学关系也较差。



2)引发亲子矛盾

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和愿望就是能够被别人接受,谁也不愿意被别人唠叨不停,成人是这样,孩子就更加如此了。唠叨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是对孩子精神上的疲劳轰炸,对孩子进行没完没了的重复性的批评只会使孩子感到厌烦,只会挑起孩子的敌意,只会使气氛紧张起来,只会使矛盾更加激化。面对家长没完没了的唠叨,一些脾气温顺的孩子采取了心不在焉的对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另一些个性较强的孩子就会将不满情绪流露于言行之中,如果家长这时控制不住自己,亲子之间的战争就在所难免。



3)干扰孩子学习考试

父母的唠叨也会干扰孩子的学习,使他们不能安心地读书和考试。一些家长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对孩子唠唠叨叨:今天有多少功课要做?语文作业是什么?数学作业是什么?把字写工整了!把头抬高点!现在做完几样了?抄错题了没有?抓紧时间,不要磨蹭!如此这般,孩子的注意力当然就无法集中了。一些家长喜欢在孩子临考试之前对孩子唠唠叨叨:功课复习好了没有?要抓紧时间不能放松自己,不要贪玩!这次考试就看你的了!考不上好初中你就废了!考试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不能随便丢分!你一定要考上一个大学为我们争口气!其实,孩子对这些问题心里基本都有数,家长这么一唠叨,可能会将他的应考好心情给破坏掉了,而且说的越多孩子越烦躁,说的越多孩子越紧张。



4)使孩子产生逆反

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一个爱唠叨的人在自己身边,上了学的孩子已经萌发了摆脱成人束缚的意识,最讨厌的就是父母的唠叨,这时如果家长天天依然还是老一套的说教,孩子便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你说向东他会偏偏向西。因此,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只需把你的要求和其中的要点给孩子讲清楚就可以了,当孩子没有做好的时候可以提醒他一下,有分量的话讲一二遍就行,千万不要唠叨没完。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也不能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只要孩子能够认错并愿意改正就可以了,要知道,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5)使教育效果低下

对孩子进行重复的唠叨说教,实际上是在不断地给孩子以相同的刺激,而当这种刺激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在身体里便会自然地对这些刺激产生免疫力,从而使它们对自己只有较小的影响甚至是没有影响,这是人的正常生理心理反应。因此,在家长不停的唠叨声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心理惰性和行为惰性,一件事情你不叫上十次八次,孩子压根就不会去做,于是家长就只好再唠叨不休,形成了一种教育效果低下的恶性循环。



6)引发严重后果

唠叨是一种不受欢迎的批评方式,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甚至引发一些严重的后果。有的孩子长期听到家长唠叨之后,为了找个地方清静清静,于是就开始夜不归宿或者干脆离家出走;有的孩子则因为忍受不了家长的唠叨而想自残或自杀,《今晚报》曾经报道一名13岁的女孩因无法忍受妈妈的唠叨,竟然买了100片安定,她对母亲说:“妈妈,我是你的累赘,我已经忍受不了你的唠叨。你要疯了,我也要疯了,咱们俩都解脱吧!”
28#
发表于 2006-4-5 20:13:3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谷雨是教育或心理工作者吧?说得很有道理,...

谷雨是教育或心理工作者吧?说得很有道理,理论性强,有启发意义。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09:56:28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我与爸妈有十个代沟★我的父母对我的心...

我与爸妈有十个代沟
★我的父母对我的心事总是不以为然,好像只有他们的事才是重要的,小孩子的事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所以,当我有烦恼的时候一般都不对父母说,反正说了也没用,他们不会重视我的感受,不会来安慰我,有时甚至还会笑话我。

  

★妈妈请你不要怪我,我们之间的确有不可逾越的屏障,按照现在最流行的观点,3年一个代沟,你三十岁时生的我,30/3=10,瞧,我们之间有10个代沟呢!



★我根本无法与爸妈说话,对我的话,他们总认为是狡辩、找借口,许多事情他们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不愿听我的解释。



★我和爸妈话不投机,在一起聊天是很少的,我篮球打得挺好,喜欢和他们聊聊NBA、CBA,可他们不懂,也不感兴趣,在家里爸妈也只会说要把学习搞好,他们问我最多的就是学习,什么成绩了、作业了、考试了,可我特烦这些个话题。



★如果我做家长,我就不会每天都对孩子板着脸,装出一副很一本正经的虎样来面对他,我会做孩子的好朋友,我会和孩子聊天、谈心,让他把心中的不满、委屈讲出来。一个能够理解我们、能和我们平等交流的父母,是我们多么渴望需要的啊!



★我平时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爸爸已经有好久没有和我在一起了,我根本就不知道他整天到底在忙些什么,哎!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我们之间已经很陌生了,仿佛他不是我的父亲,我也不是他的儿子,不见面才好呢,省得又挨一顿臭骂。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在关心我,没有属于我的东西。



★前些天刚开完家长会,我爸回家就给我一个耳光,父母就像古代的一些皇帝,很霸道,总是欺压百姓,弄得民怨沸腾。平常我说两句话父母就说我是在顶嘴,要是我不快点闭嘴,说不定就又会来一场暴风骤雨,我真的受不了他们的火气,他们的火气可真大。爸爸妈妈,你们就不能与我好好沟通一下吗?



   ★每次我想说心里话的时候,爸妈总是先罗里罗嗦地说一通大道理,总会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妈妈总说她只是把她的思想介绍给我,实际上是只有我赞同了她才能停下来,只要我不赞同,她就会不停地说。知道为什么我喜欢跟同学谈心,不喜欢跟你们谈心么?因为跟同学谈话很轻松,可以各抒己见,而跟你们呢,是被强行灌输,而且你们还经常大眼瞪小眼的。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09:03:4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QQ : 4000888552

re:孩子的交往能力不能等到上大学再培养...

孩子的交往能力不能等到上大学再培养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提升到与智力同等重要的地位。一位成功学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 菲律宾大学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认为:“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的确,人际关系状况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一个人如果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他就会是是幸福的,他的个性也会得到健康发展;而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他的幸福感会下降许多,伴随他的更多的将是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有研究表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凸现的问题不再仅限于学习方面,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中。据某市的统计调查,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孩子们在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的困惑上是逐步递增的,有近二成的高中学生受困于人际交往问题。而北京市对部分中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处于敏感状态的中学生竟高达三分之一。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缺少同龄伙伴,社会接触面也较窄,因此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有的孩子习惯于以自我中心,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理会他人感受;有的孩子有拒绝社交的倾向,从来都不愿意主动与别人沟通交流;有的孩子懦弱、胆小,在与他人交往时经常会有紧张的心理表现;有的孩子不知如何去与别人交往,也不知道基本的交往礼节;有的孩子不合群,身边只有一个或两个朋友,甚至没有十分要好的朋友。



人际关系的困惑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构成很大的冲击。孩子A说:“我感到很困惑,同学之间的关系很难处,常常为了一件小事斤斤计较,有一点矛盾就互相不理睬。” 孩子B说:“希望自己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可是见了人常常不知道说什么,后来就很少与人交谈。” 孩子C说:“我渴望与自己喜欢的女生说几句话,可是见了女生的面就脸红,原来想好的当时就全忘了,而且手脚不知道往哪放。” 孩子D说:“我希望能有知心朋友,但我却觉得在这一点上自己的成就不大,有时和同学在一起时甚至感觉自己像是小丑。” 孩子E说:“我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假,没有真诚,有的只是互相利用,生活在这样的气氛中很难受,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



可以说,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从近处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向远处看,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孩子将来能否很好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全在于小时候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赏识教育网 ( 粤ICP备12091507号-1 )

GMT+8, 2024-11-25 12:55 , Processed in 0.05537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